科技賦能生態文明建設與智慧林業建設的雙重背景下,龍江森工通北局公司率先引入全省首套無人機巢系統。近日,通北局公司資源管理部聯合東北林業大學,在南北河林場成功試飛大疆機場3搭載Matrice 4D無人機,標志著通北局公司林業資源管護邁入了智能化、自動化的新階段,真正實現了從傳統“被動防御”向“主動預警”的轉變。
通北局公司引進的大疆機場3及專門配備的Matrice 4D無人機系統是目前全國最先進的無人機巢搭載無人機系統。對比原有大疆系列,該系統硬件防護等級全面提升,可在嚴寒、酷暑、大風等極端天氣下順暢運行,滯空時間可達32分鐘,作業范圍廣,選址靈活,跨山巡檢如履平地,實力強悍。
“大疆機場3完美適配林區多樣的地形面貌。”通北局公司資源管理部部長朱宇介紹說,系統操作簡單,僅需一人即可應對長距離頻次或緊急作業需求,作業更安全。
此外,無人機巢系統具有強大的紅外和夜視能力,對救援場景意義重大。無人機還可通過全新智能航線自動巡檢,對區域變化進行周期性對比分析,協助作業人員實行精準化、智能化管理,真正實現24小時全天候全場景靈活響應,為林業資源管護提供堅實科技保障。
本次試飛基于“衛星+無人機庫+地面傳感”的“空天地人”一體化資源監測業務體系。以通北局公司南北河林場為試點區,擬布設3套無人機巢,以及生物多樣性監測、有害生物監測、森林火險因子監測、水文氣象監測、土壤墑情監測等物聯傳感設備,實現衛星發現宏觀變化、無人機庫每日自動巡線巡查、傳感器動態報警、人員現場核查反饋的業務調度機制,為“三長聯動”巡護、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資源變化監管監測等業務提供預警、發現、處置、反饋一體化解決方案。
同時,通過擬布設森林火險因子監測站,與現有無人機巡護、衛星熱點監測技術融合,建立基于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地形條件、氣象條件的科學火險預報,為火險預警指揮決策提供精準數據分析。衛星遙感與無人機技術進一步融合,在春種秋收重要節點加大耕地監測頻次,實現“空天地人”一體化巡查,第一時間發現制止“擴地邊拱地頭”現象發生,守好資源安全紅線。
全省首套無人機巢系統的引入,是通北局公司推動智慧林業建設科技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有力舉措,也是公司黨委科技賦能生態保護的長遠布局,全面提升了資源管護的效率和精度,生動展現了科技賦能生態保護的巨大潛力。未來,通北局公司將引入更多領航科技,使林業資源管護更加精準、高效,切實筑牢祖國北疆綠色屏障。(王白石 黑龍江日報記者馬一梅 李健)
轉自:黑龍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