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方城:全域黨建助脫貧 奏響小康幸福歌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2-24





      “全域黨建實現跨村黨員干部任職幫扶,解決了我們權莊村多年來村班子癱瘓的老大難問題,讓環境面貌大變樣,產業發展大提升,全村人心里真是樂開了花,下步推進鄉村振興的干勁更足了!”談起全域黨建,河南省方城縣楊集鎮權莊村老黨員高文廣欣喜地說。


      近年來,方城縣楊集鎮按照“黨建引領、扶貧統攬、項目支撐、兩業提質、全面小康”的發展理念,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的新路子,優化幫扶機制,凝聚攻堅合力,構建了黨建“聯合體”,謀劃了發展“一盤棋”,奏響了干事創業“大合唱”,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打造“握指成拳”的全域黨建組織鏈。該鎮立足產業、區域、行業發展實際,打破互相之間的界限,采取“黨組織+黨組織”“黨組織+合作社”“黨組織+企業”等形式,成立全域聯合黨組織43個,其中鎮級脫貧攻堅聯合黨委1個,城區建設、工業建材、生態農業、特色林果、全域旅游、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專項聯合黨支部6個,村級脫貧攻堅聯合黨支部36個,推動基層黨組織與脫貧攻堅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頻共振。同時,根據特色種植、規模養殖、外出務工、城鎮就業、兜底保障等增收類型,結合各村特色產業和黨員自身專長,劃分為種植業、養殖業、城鎮就業等專項黨小組,帶動黨員干部、企業家、致富帶頭人、鄉賢能人、科技能手、在外成功人士勠力同心參與脫貧攻堅,打通全域黨建助脫貧的“神經末梢”,確保未脫貧戶如期脫貧、脫貧不穩定戶不返貧、邊緣易致貧戶穩定增收。


      打造“百花齊放”的全域黨建產業鏈。該鎮依托專項聯合黨支部和黨小組,發展了鴻旺牧業、尹莊石榴、花溝黃桃、代莊草莓、劉莊小雜果、尹店富硒杏等一批扶貧特色產業,七峰山、七十二潭景區等一批扶貧旅游產業,亞龍商博城、大上海國際、清華園學校等一批扶貧就業基地,“實打實”助力扶貧產業發展。2020年秋,在楊集鎮脫貧攻堅聯合黨委和生態農業、林果業、全域旅游專項聯合黨支部的大力推動和支持下,方城縣首屆三環山軟籽石榴采摘旅游節和首屆燴面節先后在楊集鎮三環山和七峰山景區隆重舉辦,有力地帶動了旅游扶貧產品的銷售。楊集鎮林果業聯合黨支部辦公地點設在三環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發展以軟籽石榴為主的林果業6500畝,建小型蓄水壩7座、農家樂餐廳12間、民宿草房17間,幫扶貧困戶60余戶,提供扶貧就業崗位200余個,被授予“全國巾幗扶貧基地”、河南省“巧媳婦”扶貧基地。


      打造“安居幸福”的全域黨建保障鏈。楊集鎮針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中無自理能力、半自理能力和高齡獨居分散特困供養人員等特殊困難群體,按照社會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建立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專項聯合黨支部,實行村級幸福大院集中托管、鄉鎮敬老院集中供養、社會福利機構集中托養、醫養結合集中康復的“四集中”模式,累計投入200余萬元,建設7個村級幸福大院,改造提升鎮托養中心1個、醫養結合中心1個,對全鎮200余名需兜底保障人員進行“四集中”,按照有住房、有廚房、有餐廳、有電視、有衛生間、有洗澡間、有娛樂室、有活動場所、有衛生保健室、有專一服務人員的“十有”標準,配齊各種生活和文化娛樂設施,為特困群體提供方便、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切實對特困群體做到生活上多照顧、精神上多關懷、情感上多關愛,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目標。


      打造“戶戶通達”的全域黨建基礎鏈。該鎮在統籌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的同時,著力提升村容村貌和群眾滿意度,大力實施“戶戶通”工程,依托各村聯合黨支部,抓住縣里每戶補助15袋水泥的政策機遇,采取“政府拿一點、社會捐一點、企業幫一點、單位出一點、群眾兌一點”的“五個一”工作法,有效地調動了社會方方面面和廣大群眾參與“戶戶通”建設的積極性。全鎮累計收到社會各界捐款860余萬元,群眾義務出動勞動力1.2萬余名,36個行政村排間道硬化率達97.3%。(倪申 張琴 陳新剛 張棟察)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