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推遲退休,一線員工上了年紀,可能就面臨被淘汰的困境(資料圖)
某企業算賬:按現在的工資,50個員工推遲5年退休,至少要付出750萬元,收益卻微乎其微
年齡大了干不動,藍領白領都可能“被甩”而現狀是,超過45歲就很難找工作
讓企業做“賠本買賣”
基層員工可能“老無所聘”
最近,人社部官員透過《人民日報》表態,稱“15、20年后,退休年齡的調整的確是大勢所趨”。在網絡民意反對幾乎無效的情況下,企業界人士如何看待退休年齡的推遲?60歲以上員工的存在將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多大影響?“明眼人都知道國家是在甩包袱,就連專家不是也說一年可以省200億嘛。”一位企業界人士認為,國家可以甩,企業當然也可以甩。
A
現狀
企業招聘,超過45歲原則上不要
推遲退休年齡,受影響最大的是企業哪部分人員?
“當然是一線員工,特別是40歲以上的一線人員。”6月27日,河南某知名企業(以下稱X企業)的宿舍管理員高先生認為,如果真推遲,四五十歲的人找工作將更加困難,“腿腳不麻利、腦子不好使、渾身都是病,誰要你啊。招這個年齡段的人就是招個累贅,企業會那么傻?”
高先生之所以持此觀點,完全是根據個人經歷來說的。今年59歲的高先生,2001年進入這家企業,“能進來真的是太幸運了,因為我聽說超過45歲原則上就不要了。”
但當時正值企業擴張,剛剛新開了一個車間,急需人手的招聘者“饑不擇食”,于是48歲的高先生實現再就業,成為一名裝箱員。
不過,像高先生這么幸運的人并不多。“我們全集團一兩萬人。”X企業人力資源部經理王先生透露,僅河南分公司就有兩三千名員工,目前50歲以上的連1%都不到。
“我們企業屬于快消行業(生產快速消費品),如果干活節奏慢,肯定是不行的。”王先生稱,企業一線員工中,19~25歲的占60%左右,這也是為了保證效率。
談及企業為何不愿招聘年齡較大的人員,某地產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劉先生拉了個“墊背”的,“公務員招考還要求35周歲以下呢,這是現狀,是公開的‘潛規則’。45歲以上的,事兒太多,辦養老也是個大問題。”
B
憂慮
60歲以上人員能干什么工作
60歲以上的員工能“吆喝”什么呢?這個問題讓人力資源經理們相當頭大。
拿高先生來說,進入X企業后,不久就因工作認真評上了先進,接著單位為其辦理了養老、醫療等保險。但接下來,在一線的他身體很快吃不消了,“膝蓋骨質增生很嚴重”。后來單位安排他做了宿舍管理員。
“讓60歲以上的人到一線不中,干不動,肯定不行。”高先生稱,萬一推遲退休,國家也應提前考慮一線員工的處境。
記者赴X企業采訪時,恰逢企業開運動會,30歲的小張大聲地喊著“加油”。記者和他聊起推遲退休的話題時,這位年輕人一臉嚴肅,“我最擔心的是如果我們年齡大了,單位會不會想法把我們趕走,或逼我們自動辭職。雖然現在對我們沒啥影響,但我有一種對中年失業的恐懼。”
小張的擔心并非多余。
王先生認為,現在企業50歲以上基層員工不到1%,還比較好安置,如果這個比例達到10%或更高,找崗位會非常困難,“總不能都做宿舍管理員吧。”
最近幾年,X企業的員工年離職率為10%~20%,在同行業中即使不是最低,也是比較低的。低離職率說明企業福利待遇還不錯,但長遠來看,低離職率可能在15、20年后給企業帶來較大壓力。
“一些人老拿咱們跟歐美國家比,其實在亞洲,日本是發達國家,他們現在的男女退休年齡都是60歲,咱們為什么不跟日本比比呢?”劉先生認為,其實中國最應該學的是日本,“他們養老制度那么完善,都沒有推遲到65歲。”
最關鍵的是,日本企業普遍實行的是終身雇傭制,員工不必經常為跳槽或被炒費心。
C
算賬
假設推遲5年,一個企業要多掏多少錢?
對企業來說,為一線老年員工尋找新崗位只是麻煩之一,并且這種麻煩相對較輕,甚至可以因人設崗。人力資源經理考慮更多的是,這些老年員工能為企業帶來多大效益?企業要為他們付出多大成本?
賺錢才能生存,賠本的買賣誰都不會做。業內人士認為,對于老年員工安置,多數企業還沒想好如何應對。
以X企業現有的員工構成推算,正常情況下,15年后預計有50名基層員工超過60歲(假設這些員工都是男性),如果65歲退休的話,即便按目前的工資標準,加上社保繳費、各種福利等,每人需要企業支付的費用在15萬元到20萬元之間。以最低的15萬元計算,X企業為此至少要付出750萬元的代價,所能帶來的收益則微乎其微。
“明眼人都知道國家是在甩包袱,就連專家不是也說一年可以省200億嘛。”劉先生認為,當企業發現推遲退休對其有害無利時,“最后受傷害的一定是員工,企業一定會想法甩包袱,這個結果用腳指頭都能想得出來。”
王先生也覺得,如果企業要裁人,就一定能裁掉。倘若彈性退休無法從制度上保障弱勢者的利益,那么這種利益一定會被犧牲掉。
“研究推遲退休,首先要給一線員工以安全感。”劉先生認為,一旦基層員工的焦慮情緒蔓延開,對各方都不利,“個人意見,可以慎重參考日本的終身雇傭制。當然,政策制訂者也要充分考慮企業的感受。”
D
預測
不光藍領,白領也可能大批失業
而在記者的調查中,不光藍領,許多企業白領同樣對推遲退休“很憂慮”。
在河南某人力資源QQ群中,一位地產界人力經理甚至賭氣稱:“我看還是買商業保險比較合適,別辦社保了。”
當然,這是氣話。
不過,一些HR(人事部門)工作人員坦白地表達了擔心,“未來白領可能會大批失業。”在一個全國性的HRQQ群中,標注為“北京快消HR-靜”的女士認為,“企業又不是福利院,肯定不會(養著大家)啊。”
不只炒人的問題,一HR工作人員透露,目前企業最常用的就是在社保繳費方面“偷工減料”,比如你工資4000元,在繳養老保險時給你按最低的1600多元申報,“這絕不是個別現象。”
按最低標準繳社保費,企業負擔相對減輕,對員工遠期退休養老的傷害卻是巨大的,因為員工屆時只能拿最低的養老金。
日前有媒體計算,35歲的深圳人王先生現月收入為6600元,60歲退休每月只能拿到1450.5元,這還是正常繳費情況下的結果,倘若再“偷工減料”,拿到的將更少。
資深人力資源人士袁先生認為,延遲退休政策一旦實施,四五十歲的白領們,“將不得不為保住飯碗而承受更大‘委屈’,社保低繳費只是一個方面,工資的削減或許不可避免。”
(來源:河南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