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河南頻道訊 (于慧平) 6月23日,在鄭東新區如意河“雛鷹杯”首屆中華軒轅龍舟大賽隆重舉行。
“雛鷹杯”首屆中華軒轅龍舟大賽在鄭東新區如意河舉行
省十屆人大副主任、河南省黃帝故里基金會名譽會長賈連朝、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趙德潤、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希清、河南省體育局局長彭德勝、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崔為工、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東、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董林等領導參加了開幕式。來自包括國際友人法國神龍隊、兄弟省市陜西楊凌隊、江西豐城隊、山東聊城大學隊以及省內龍舟隊共27支隊伍、700余名運動員參加了此次大賽。
龍舟競發
在運動員代表、裁判員代表宣誓后,河南省第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帝故里基金會名譽會長賈連朝宣布“雛鷹杯”首屆中華軒轅龍舟大賽開幕。按照民族風俗,在如意湖畔進行了龍舟“點睛”及“祭江”儀式。接著,隨著一聲發令槍響,比賽正式開啟。上午共進行了公開組、混合組預賽、復賽、半決賽。決賽和閉幕式將在6月24日上午進行。
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河南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首屆中華軒轅龍舟大賽,發起于農歷壬辰龍年,絕非巧合。龍文化,自古傳承發展下來,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和民族團結的紐帶。中原是龍的故鄉。濮陽出土的蚌塑龍是中國最早的龍形象,黃帝時期華夏民族用龍作為圖騰,而黃帝的功德之一就是“始作舟楫”。據考證,龍舟賽至少兩千多年前就在中原出現。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傳世之作除《清明上河圖》外,還有《金明池爭標圖》,描繪的就是東京汴梁龍舟比賽生動的景象。近年來,端午節賽龍舟已經成為中原地區一項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
今年的龍舟大賽更凸顯出“激烈、熱烈、創新”的特點,有27支龍舟參賽隊分別參加男子22人組、男女混合22人組標準龍舟200米直道競速比賽,創歷史新高。在活動內容上,充實了傳統龍舟競賽、點睛、祭江儀式、空中滑翔傘表演、專業賽艇表演等內容,形成了高臺舞獅、水上舞龍、動力滑翔傘表演等極具動感與時尚性的水、路、空立體式、精彩紛呈的文化體育盛會,是省會端午文化體育活動中規模最大的。同時,主辦方還組織了攝影比賽、書畫筆會等系列活動,充分體現了群眾參與性,使節日的鄭東新區達到了萬人空巷的效果。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