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2020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全力打好抗疫物資保障和工業復工復產'兩場硬仗',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兩大攻堅',取得了極不尋常的特殊成績。”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濤在會上表示。對于下一步的工作,李濤明確提出,2021年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方向,加快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堅定推進制造強省和網絡強省建設。
構建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
河南是制造業大省,近年來堅持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而科技創新是助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原生動力。
2021年,河南將通過深化技術創新體制改革、加快制造業創新平臺建設、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整合創新資源、完善創新載體、激發創新活力,聚焦基礎技術和關鍵領域強化攻關,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大力提升河南制造的自主創新能力。
在深化技術創新體制改革方面,將以河南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為試點引入一流的創新和管理團隊,賦予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實行自主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資,推行“研究院+創新平臺+合作項目”運行模式。
在加快制造業創新平臺建設方面,推動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在產品研發、技術擴散和產業化應用上持續取得新突破,培育建設更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做好國家和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培育和認定工作。
在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方面,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改造,全面梳理河南省制造業在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上的短板,促進創新產品迭代升級和規模應用。建立攻關清單,“掛圖作戰”“揭榜掛帥”。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建設質量強省。支持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全面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打造高能級產業載體。爭創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
提升產業鏈現代化和競爭力
產業鏈現代化是支撐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那么,如何提升河南產業鏈現代化和競爭力?
李濤指出,2021年,河南將深入實施10個傳統產業鏈和10個新興產業鏈現代化提升行動,帶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打造先進制造業體系。圍繞做強優勢產業鏈、做大新興產業鏈和做優傳統產業鏈,打好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組合拳”。
做強優勢產業鏈。裝備制造要鞏固提升電氣、農機、礦山、工程等優勢裝備,加快引進軌道交通、數控機床、機器人等高端裝備,提升關鍵零部件供應能力,推動智能化、成套化和服務化。綠色食品要瞄準細分市場,擴大市場份額,大力發展食品加工機械。電子信息要加快發展計算機終端、汽車電子、可穿戴設備等整機產品和核心元器件,構建“智能硬件+新型軟件”全產業鏈生態。先進金屬材料要發展合金鋼、鋁合金、超薄鋼板帶,提升產品附加值。新型建材要重點發展綠色墻材、多功能型玻璃、裝配式建筑等,依托骨干企業布局建設一批綠色建材生產基地。輕紡企業要加快智能化和綠色化改造,重點發展品質服裝、智能家居等。
做大新興產業鏈。生物醫藥、節能環保裝備、尼龍新材料、智能裝備、新能源及網聯汽車等五個產業,要突破新技術,發展新產品,強化協作配套能力,推動規模和質量提升。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網絡安全、智能傳感器等三個產業,要積極引進頭部企業,盡快做大規模。新一代人工智能、5G等處于起步階段的兩個產業,要深入拓展應用場景,強化示范應用。
做優傳統產業鏈。鋼鐵、鋁加工、煤化工、水泥等產業,要推進綠色、減量、提質發展。鋼鐵企業要實施重組整合和裝備大型化,產能保持在3000萬噸左右。合理布局鉛鋅等高端加工項目,堅決淘汰落后產能。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當前,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快速攀升,對經濟增長貢獻日益增加。在數字經濟發展中,以5G、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將發揮關鍵支撐作用。
記者了解到,2020年河南大力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制定實施5G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組織召開全省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大會,推動省政府和三大運營商、中國鐵塔公司簽署5G戰略合作協議。研究出臺《推進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實施方案》,建立支撐“新基建”重大工程的電子信息產品項目庫。舉辦全省5G應用場景建設觀摩活動,推廣5G應用模式,加快推進5G技術在各行業領域融合應用。持續開展“企業上云”專項行動,已建成25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確定8家云平臺綜合服務商,推動5萬家企業上云。鄭州宇通“房車旅行服務平臺”等三個項目被評為全國新型信息消費示范項目。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河南數字經濟規模達1.25萬億元。
2021年,河南將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打造產業創新高地。
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加快推進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5G與云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一批“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場景。
加快“企業上云”。加強“企業上云”服務資源池建設,幫助中小企業從云上獲取數據資源和應用服務,推動數字化工具普及應用,力爭全年上云企業新增5萬家。
強化數字經濟賦能。實施新業態新模式培育行動,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行動,支持服務商提供先進適用的小工藝、小流程、低成本解決方案。
推動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遴選特色明顯、行業影響力強、配套體系完善的縣域產業集群,打造3~5個數字化轉型示范區。(記者 吳麗琳)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