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培育全國新增長極意味著什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2-16





      新春伊始,河南緊扣時代脈搏,把握坐標和方位,正肩負起新的歷史使命。


      面對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在全國新增長極培育上實現更大跨越。在“北有京津冀,東有長三角,南有粵港澳,西有成渝”的中國區域經濟格局中,此舉對河南意味著什么?


      中央有部署,地方有行動。省發展改革委主任何雄說,這意味著河南完全可以擔當引領中部地區發展的主力軍,為全國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從經濟基礎看,“十三五”期間,河南地區生產總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提前一年比2010年翻一番,產業結構從“二三一”向“三二一”轉變,城鄉結構從鄉村型社會向城市型社會轉變,區域結構從內陸腹地向開放高地轉變,取得“兩個翻番”和“三個歷史性轉變”的標志性成就。


      從區位優勢看,鄭州機場客貨運吞吐量連續四年保持中部地區“雙第一”,中歐班列(鄭州)開行達到1000班,跨境電商新業態新模式領跑全國,鐵海、河海聯運擴容加密,“空陸網海”四條絲綢之路與國內主要增長極牽手互動,加強經貿往來。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河南處于戰略疊加的機遇期、蓄勢躍升的突破期、調整轉型的攻堅期、風險挑戰的凸顯期,面對環境變化,加快形成國內大循環是當務之急。其中,兩個關鍵詞至關重要:內需和內陸——剛好對應了河南所代表的中部地區。


      2020年12月23日,全球最大連鎖便利店集團——7-ELEVEn河南首店在鄭州花園路開業,單日營業額超過65萬元,刷新全球紀錄,展現了河南的內需潛能。


      更為關鍵的是,河南從拼投資、拼優惠政策,到拼服務、拼營商環境,政府主動當好“店小二”,積極轉變發展理念。比如,河南已經連續兩年由第三方機構發布營商環境評價報告,將在17個省轄市和濟源示范區的基礎上,統籌開展市縣營商環境評價,并申建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驗區。


      “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樞紐,河南當仁不讓。”省社科院院長谷建全表示,河南作為中部發展的引擎之一,完全有能力承擔起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重任,進而激發中部地區內需潛力。向東看,河南是內陸腹地;向西看,河南是開放前沿。


      每天的凌晨時分,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一列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緩緩駛出站臺,駛向德國漢堡;幾乎同一時間,鄭州機場一架滿載貨物的阿塞拜疆絲綢之路西部航空公司貨航,飛向大洋彼岸。


      河南獨特的“中轉站”優勢,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已經得到體現。2020年,河南全年進出口總值逆市飄紅,達到6654.8億元,同比增長16.4%,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4.5個百分點。此外,在經濟總量、產業基礎、基礎設施等方面,河南均在中部保持領先地位。2020年,河南生產總值達54997.07億元,比2019年增長1.3%,繼續穩居全國第五位、中部首位;河南數字經濟提速發展,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發放軟件適配證書數量居全國首位,以“Huanghe”本土品牌為引領的鯤鵬計算產業初具規模;河南高標準打造鄭州和洛陽兩大都市圈,推動區域中心城市競相發展。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畢國海說,河南地處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戰略樞紐,已經具備了發展泛亞泛歐供應鏈配置中心的基礎,有望進一步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點。


      新增長極將給經濟帶來新增量、新活力,河南在識變應變求變中育先機開新局,探尋更多借勢聯動發展的新空間,努力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記者 欒姍)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