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水果產業果滿枝頭 產量800萬噸列全國前10名


    時間:2012-05-28





    “中牟的西瓜皮兒薄、寧陵的酥梨果肉多、靈寶的蘋果大又甜、滎陽的石榴老頭樂。”這是名為“老家河南”的網友,在網上曬出的河南水果特產。

      一項調查表明:河南人消費水果前5位的分別是蘋果、梨、香蕉、西瓜、葡萄;全省人均水果占有量達50公斤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趨勢。

      這只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計算。從生產者的角度來看:河南省果樹種植面積680多萬畝,在種植業中僅次于糧食、蔬菜類作物,種植面積位居全國第六,水果產量近800萬噸,列全國前10名。

      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劉三軍博士介紹,從全國來看,河南是發展果樹的次適宜地區,但卻是果品生產的重要區域,處于南、北方果樹種植的交界處,是北方水果最早成熟的地區,比如蘋果、桃子、葡萄、櫻桃,可以調節全國的果品供應,起到平衡全國市場的作用。

      5月25日,記者走進靈寶寺河山蘋果種植基地,正在給果樹打藥的蘋果種植大戶李春,臉上洋溢著難以言表的喜悅:“我家果園去年共產蘋果8萬公斤,賣了20多萬元,平均一個蘋果一元錢,一畝果園收入過萬元,比種啥都好。”

      在鄭州的一些超市,靈寶的SOD蘋果一個可以賣到5元到6元,高的能賣到8元到10元。難怪李春聽說這樣的價格后羨慕不已:“這樣的蘋果,算得上是‘黃金蘋果’了!”

      這只是水果作為消費品的價格,一旦它與“觀光農業”攀上親戚,身價又要倍增。

      5月10日,第六屆鄭州櫻桃節在該市二七區侯寨鄉櫻桃溝開幕。果農周大軍種植的20畝大櫻桃進入豐收季節,一畝產量1000多公斤,借助“櫻桃節”,他的櫻桃不但不愁銷路,每公斤還能賣到40多元。

      如果水果再做進一步的加工、并且成為名牌,其身價將會進一步提高,有名的新鄭大棗即是一例。

      在城市的超市和專賣店,四五元一公斤的鮮棗,變成干棗后售價達二三百元。據新鄭市農業局產業辦負責人介紹,打造出“中國上市第一棗”的新鄭大棗,形成了育種、種植、加工、銷售、生態游為一體的產業鏈條,開發出了棗片、棗干、棗酒、棗醋、棗飲料等16大系列230多個產品。

      河南省水果種植面積大多分布在隴海鐵路南北兩側。靈寶、洛寧、盧氏等進入全國果樹優勢區域,同時河南省正在進行水果標準園建設。但河南水果產業存在著果品品種結構不合理、“賣難”困擾果農,采后貯藏和加工技術落后、果品以初級產品投放市場,果農生產組織化程度低、產業化生產未能完全形成等問題。劉三軍建議,我省果樹應向西部山地、丘陵發展,但種植面積不宜再增加,而應調整樹種和品種結構,提高果園經濟效益,由水果生產大省向生產強省邁進。
    (來源: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