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數字化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 科技惠農 賦能振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4-14





    1127326780_16183567383461n.jpg

      近日,永城市演集鎮李樓村農技人員駕駛精量播種追肥機在為種子試驗田追肥。李若凡何燕子攝


      全省建成開通5G基站4.5萬個,實現縣城以上城區5G網絡全覆蓋


      全省5626臺土地深松作業機械配備智能終端,推出“滴滴農機”APP


      我省的淘寶村增加到135個,淘寶鎮增加到94個,淘寶村鎮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4月13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農業農村廳、省通信管理局等單位和臨潁縣、鶴壁市淇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我省在農業信息化、數字鄉村建設等方面的成效,探索數字鄉村建設的“河南樣板”。


      構建“三農”服務“一張網”


      “堅持城鄉統籌,加大農村網絡建設力度。”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成員孫力介紹,全省4.6萬個行政村實現了4G網絡全覆蓋,在全國率先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光纖接入和4G網絡全覆蓋,農村4G基站總數達到13.1萬個,寬帶端口總數達到2016.8萬個。全省建成開通5G基站4.5萬個,實現縣城以上城區5G網絡全覆蓋。


      此外,我省建成39個“三農”專題數據庫,匯集各類涉農數據6億條,形成“三農”服務“一張網”,為數字鄉村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


      今年,我省計劃投資13億元,在鄉鎮及農村熱點區域新建5G基站1萬個,實現鄉鎮、農村熱點地區5G網絡全覆蓋,全面完成第六批試點項目500個行政村4G基站建設任務。


      信息化融入農業生產全過程


      推進農業現代化,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撐。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劉保倉介紹,近年來,我省把信息化引入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建設“數字田園”,推動小麥、玉米等大田作物“四情”監測管理系統應用,建成一批設施農業物聯網技術示范應用基地,對858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檔立卡、上圖入庫。


      此外,我省還建設“數字牧業”,在全國率先實現動物檢疫電子出證,建成一批智慧養殖示范園區。建設智慧農機,建立農機跨區作業信息調度中心,為全省5626臺土地深松作業機械配備智能終端,推出“滴滴農機”APP。建設追溯管理體系,把3297個“三品一標”產品納入追溯范圍,對所有種子和獸藥生產企業、89.7%的農藥和88.8%的飼料生產企業實行電子追溯管理。


      “臨潁縣是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依托臨潁省級辣椒現代產業園建設5G智慧辣椒種植基地,涵蓋農產品追溯、水肥一體化、智能種植等。”臨潁縣副縣長史有來說。


      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


      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王蘇介紹,發展農村電商,促進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暢通的農村現代市場體系,全省共認定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95個,其中升級版示范縣21個。累計建成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121個,村級服務站點2.35萬個。“我省的淘寶村由2018年的50個增加到135個、增長1.7倍;淘寶鎮由3個增加到94個、增長30.3倍,淘寶村鎮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鶴壁市淇濱區作為首批國家數字鄉村示范區,建設涵蓋區鄉村三級服務網絡、打造一系列農業應用場景。”淇濱區副區長周毅說,村民可以通過數字鄉村運營服務站辦理水、電、燃氣、話費等生活繳費和充值業務;整合近10家快遞物流公司,實現快遞進村、農產品出村,村民取快遞、寄快遞無須再出村,同時也解決了傳統手工藝品及特色農產品電商上行物流問題。記者劉紅濤



      轉自:以數字化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 科技惠農 賦能振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