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爭日,夏爭時。5月17日,河南省“三夏”生產暨夏糧收購秸稈禁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地要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盡快將秋糧種植面積落到基層、落到地塊,確保秋糧面積穩定在7600萬畝以上。
夏播是秋糧生產的基礎。當前,玉米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對擴大秋糧面積較為有利。各地要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確保秋糧面積穩定在7600萬畝以上。要指導農民科學選用良種,大力推廣配套技術,推進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套,提高播種質量。
夏播是秋作物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近年來,河南省持續推進“四優四化”,不斷優化品種品質結構,對促進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作用。
穩步發展優質花生。各地要在穩步發展花生生產的基礎上,抓好品種結構調整,積極發展高油酸花生,建設一批優質原料基地。同時,要以花生加工為重點,延鏈、補鏈、強鏈,推動全產業鏈發展。
積極發展優質玉米。經驗表明,推廣種植籽粒機收玉米,能夠有效提高產量和質量,滿足畜牧業需求。各地尤其是畜牧養殖大縣,要圍繞滿足畜牧養殖需要,大力推廣籽粒機收玉米、機械化烘干、種養加結合等模式,建設一批優質飼料玉米生產基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玉米質量。
持續發展優質水稻。近兩年,信陽市積極發展再生稻,不僅增加了畝產,品質也更好,售價普遍在2.5元/公斤以上,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信陽稻區要在推廣優質水稻品種的同時,積極發展再生稻,沿黃稻區要重點發展優質粳稻,并結合當地實際,適當發展稻田綜合種養,提高綜合效益。
同時,在豫西丘陵旱地,要開展適應性種植,積極發展紅薯、谷子等優質雜糧作物;在瓜菜優勢產區,要積極發展蔬菜瓜果等高效經濟作物,增加農民收入。(記者 劉曉波)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