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建國:河南濮陽縣應爭當縣域高質量發展濮陽龍頭、全省標桿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6-05





      6月3日,在河南省濮陽市副市長、濮陽縣委書記張宏義主持下,筆者為濮陽縣各級領導干部,做了題為《展望"十四五":縣域高質量發展,濮陽縣如何爭當濮陽龍頭、全省標桿》的專題報告。


      大約一個月前,筆者應邀參加了今年一季度濮陽市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暨產業集聚區重點項目觀摩點評活動。


      活動首站就是濮陽縣,當時觀摩團實地考察了四個項目,包括工業、數字化轉型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項目等,加上沿路講解鄉村振興、城市建設等情況,筆者對濮陽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情況有了全面了解。


      考察中,筆者印象最深的是,濮陽縣在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形成成熟的機制創新,以及對產業鏈關鍵環節的著重發力,通過制度、龍頭企業、關鍵領域,帶動整個縣域蝶變式發展。


      "十四五"開局之年的這次考察,無論是濮陽市,還是濮陽縣,其高質量發展態勢都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筆者在專欄中,也用了"率先成勢"這個詞來總結濮陽在全省"十四五"發展新賽道上的成績,而這個詞,用在濮陽縣身上也同樣合適。


      筆者對濮陽縣有個定位和預期:濮陽縣要爭當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濮陽龍頭、全省標桿。


      首先,從過去幾年的發展成果看,濮陽縣已經成為了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濮陽龍頭"。這有多方面的數據可以印證。


      從經濟總量來看,濮陽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15億元,無論總量和增速,均位列濮陽市第一方陣;濮陽縣高質量發展各項考核、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均位列濮陽市第一方陣;特別是招商引資工作,濮陽縣更是連續多年名列全市第一。


      從產業角度來看,濮陽縣有著全省范圍內極為少見的 "兩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和一個市級專業園區"的平臺載體,既有化工產業集聚等強勢主導產業,同時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動能也進入成勢的發展快車道,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和綠色工廠等建設也逐步見效。


      產業發展方面,濮陽縣既有龍頭引領,又有產業集群支撐,既有提質增效的主導產業,又有無中生有的新型動能;既有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要素革新,也有招商、管理、運營機制、制度的升級等。


      從鄉村振興來看,作為河南省鄉村振興示范引領縣,同時也作為全省農業大縣,濮陽縣一方面在村集體經濟發展、盤活農村閑置資源,以及創業孵化園、扶貧車間、農村電商發展方面,成效明顯;另一方面,在食品加工產業上,也形成了以糧油、休閑食品為主的綠色食品產業,打造了"承接+轉型"路徑,成為了推進濮陽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抓手,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濮陽縣這種好的發展態勢,在筆者看來是做好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好了高質量招商引資工作。


      縣域高質量發展,需要抓好產業項目建設,把實體經濟發展好,把產業發展好。沒有一大批高質量的產業項目,在產業上沒有新發展大發展,縣域高質量發展就是空中樓閣。


      這方面,筆者特別認同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的這樣一段話:沒有產業就沒有就業、沒有收入;沒有產業發展,政府就沒有財稅、企業就沒有利潤;沒有產業結構優化,防范風險能力就不強,就難以實現高質量發展。


      而濮陽縣做得最好的一點,就是用高質量招商引資,招引一批高質量的產業項目,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濮陽縣招商引資推進方法得力,主要領導對重大項目親自拜訪、親自洽談、全程跟進,確保項目對接、建設、運營暢通無阻;各鄉(鎮)、縣直單位實行"二分之一"工作法,把開放招商作為"一把手"工程給予強力推進;強化目標管理、跟蹤督查和激勵獎懲,激勵干部擔當作為,釋放優化營商環境的強烈信號。


      濮陽縣產業鏈式招商給力,從"撿進籃子都是菜"到"提著籃子去選菜",濮陽縣根據發展規劃、產業政策謀劃項目,聚焦以玻璃新材料、耐火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為主的非金屬性新材料產業,構建"龍頭+配套"格局;聚焦以糧油、休閑食品為主的綠色食品產業,打造"承接+轉型"路徑;聚焦裝備制造產業、電子電氣產業,向品牌效應要效益。


      濮陽縣的高質量招商引資,還體現在招商方式上,濮陽縣以資源換投資、換技術、換產業,濮陽縣充分發揮各領域的資源稟賦,積極尋求與知名企業、行業龍頭在合作上的突破,運用高頻率、多批次、專業化、小分隊的方法,變坐等客商為以商招商、協會招商等,積極"走出去""請進來"。


      第二,做好了高質量營商環境優化工作。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縣域高質量發展的賽道,營商環境優劣是重要的指標之一。


      這方面,濮陽市的整體表現在全省也是極為突出的。例如,在全省率先組建市委營商環境建設委員會、市委營商環境建設委員會,以及實施重點企業(項目)首席服務員制度和重點企業(項目)首席服務員制度,等等。2020年營商環境綜合評價排名提升至全省第四位,連續三年位于全省第一方陣,濮陽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好成效,是濮陽縣優化營商環境的大背景。


      除此之外,濮陽縣還做了很多系統、深入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通過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積極構建長效機制,持續打造良好友善的企業經營環境,持續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


      "硬環境"方面,為推動產業發展,濮陽縣著重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持續改造"硬環境",通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縣行政服務大廳平臺建設為載體,對"兩區一園"內的工業項目、政府投資類項目試推行"容缺辦理、并審聯批",進一步提升審批效率和服務效能;積極下放備案、節能權限,在全省率先將節能審查權限下放至市化工產業集聚區,更加方便企業就近辦理手續;建立重點項目審批服務"綠色通道",對省市重點項目、重點招商項目等全面實行審批服務首席代辦,提前介入、限時辦結。


      "軟氣候"方面,濮陽縣著重強調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持續優化市場主體準入環境,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實現"一單盡列、單外無單";先后推行注冊資本登記制度、多證合一、先照后證、企業簡易注銷制度等改革措施,全面梳理"一次辦妥"事項66項、后置審批事項215項;深化登記審批權限下放改革,在全縣范圍內推行企業登記"獨任核準制",營業執照當日發放率達90%以上。


      "強服務"方面,從"等企業要服務"到"保姆式服務",濮陽縣打出一套"組合拳",縣級領導分包重點項目和聯系非公有制企業,并成立重點項目推進組,統籌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堅持由縣主要領導主持召開重點項目調度會制度,通過開通"企業服務熱線"、組建重點企業微信群等方式建立企業問題線上收集、線下辦理機制,暢通政企溝通渠道。


      其次,從濮陽發展定位來看,濮陽縣也必須爭當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濮陽龍頭、全省標桿。


      濮陽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濮陽市要打造省際區域中心城市。而這其中,濮陽縣肩負著夯實縣域經濟基礎、建設都市協同發展區、形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增長極的重要使命。


      而為關鍵的是,濮陽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到2025年,濮陽縣生產總值超500億元,成為"計劃"中濮陽市唯一500億級縣域。同樣在這份規劃中,濮陽提出到2025年,兩個縣成功創建河南省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范縣。


      無論是過去的產業基礎、發展成效,還是未來的規劃、定位、方向,搶爭、領跑這個省級"三起來"指標的縣域,作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濮陽龍頭、全省標桿的重要使命,是濮陽縣"十四五"發展的必答題和最核心的命題。(文/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老楊會客廳創始人 楊建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