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洛陽制造”再次建功“大國重器”,無論是“祝融號”火星車,還是世界首臺超大斷面矩形硬巖頂管機“天妃一號”,都配備了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發的專用軸承。神舟飛天、蛟龍入海、高鐵飛馳……從高端裝備到精密儀器,從重大工程到基礎材料,在一件件重大成果中,“洛陽制造”屢屢亮相。
近年來,洛陽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始終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續壯大創新主體、搭建創新平臺、優化創新生態、匯聚創新人才,以“新”促“轉”、以“新”提“質”、以“新”賦“能”。
如今,洛陽的“產業之樹”正開出更多“創新之花”。傳統產業向產業鏈高端邁進。中信重工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探索高端制造業與高端服務業“雙高引領”;洛軸研發的盾構機軸承、高鐵軸承等高端產品,創造了多項“行業之最”……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愛森生物科技研發的新一代核酸提取儀,能夠高效快速完成病毒檢測;清洛基地孵化企業研發的超疏納米材料率先實現國內產業化生產……
高水平創新,離不開高層次創新主體、平臺的賦能。近年,洛陽高位謀劃實施“雙倍增”行動,提出以創新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為主攻方向,實施創新主體倍增;以科技園區、孵化器、眾創空間、研發平臺等建設為主攻方向,實施創新平臺倍增。洛陽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已超700家,居河南省前列。
洛陽還著力打通政產學研深度融合、軍民企地對接轉化、市場化運作和人才成長“四個通道”,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政策鏈“四鏈融合”,持續優化創新生態。
據悉,洛陽將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持續加力,著力打造“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優化創新生態,壯大創新人才隊伍,以創新驅動贏得發展主動,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新活力新動能。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