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建國:河南拉開“重啟入局”、換道領跑大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9-09





      河南“重啟”!


      9月7日,河南召開省委工作會議。


      “保持不進則退、慢進亦退、不創新必退”


      “確保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入局而不是出局”


      “拿出敢為人先的氣魄和膽略,善于優中培新、有中育新、無中生有”


      “換道領跑”


      ……


      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會議上提出,要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做到“兩個確保”、全面實施“十大戰略”、大力推進新發展格局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等一系列重大要求。


      這些“金句”和這次會議,既有對現代化河南建設應該怎么看、怎么把握的闡釋,也有對現代化河南建設采取什么策略、怎么推進的具體部署,為河南“十四五”發展奠定了根本性的思想基礎、發展方向、戰略重點,也是指導全省發展的“規劃書”和“施工圖”。


      無論是整整一天的會期,還是選在抗疫、災后重建關鍵時間節點,以及最重要的,本次會議上傳遞出的“換道”“變革”等會議精神,均在傳遞同樣一個重大信號:以本次會議為開端,河南正式“重啟”入局,拉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新征程的“換道領跑”大幕。


      為什么河南要重啟入局、換道領跑?


      首先,從“十四五”開局來看,河南急需高質量發展“強動能”“新活力”。


      從全國來看,2021年上半年,河南經濟發展呈現出一喜一憂:河南經濟總量穩居中部第一,增速墊底;從發展走勢上來看,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呈現“前高后低、逐季走低”的態勢;從發展質量上看,上半年,全省經濟、產業發展中一些長期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更為凸顯,產業鏈不全、不優、不強短板明顯,產業鏈時空錯配、供需錯配、信息錯配顯現等越發成為發展的難點、堵點。河南來到了戰略疊加的機遇期、蓄勢躍升的突破期、調整轉型的攻堅期、風險挑戰的凸顯期,河南急需高質量發展“強動能”“新活力”,也到了必須加快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關鍵節點,這樣才能避免在激烈的高質量發展競爭中面臨追兵漸近、標兵漸遠的窘境。


      其次,河南經歷災情、疫情雙重考驗大考后,急需“重啟”。


      “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把耽誤的工作補上去”。隨著河南疫情防控朝著可控穩定向好的方向發展,疫情防控和災后重建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災后重建的同時,重回高質量發展“正軌”,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就成了河南當下必須打贏的兩場硬仗。


      本次省委工作會議是在河南省經歷災情、疫情雙重考驗之后召開的一次全省大會,也是在全力以赴實現年度目標任務關鍵節點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


      本次會議之前,河南省委省政府已經先后用包括資本招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鄉村產業振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導向,為本場會議,為河南的“重啟”做足了相關準備。


      正是在這樣的雙重背景下,河南正式“重啟入局”,而貫穿本次“重啟入局”始終的最根本性的邏輯就是——換道。


      第一,這種“換道”,首先是發展理念的“換道”變革。


      會議強調,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


      創新主體偏少、企業創新活力不夠,創新平臺偏少、研發能力偏弱,科技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優、科技創新投入不夠……當下,河南在經濟、產業發展中,創新短板非常明顯。面對新發展格局,河南要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成為中高端、關鍵環,就必須加快打造一流創新生態。


      本次會議,也把換道最顯著、最關鍵的位置放在打造創新生態上。既強調創新要素的集聚、革新、升級,也強調創新平臺的培育打造,還有創新體制機制保障的建立和完善,等等。


      除了創新,這種發展理念的“換道”還在于回答 “怎么看”這個關鍵問題上。


      會議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在現代化建設的多重目標、多重任務、多重約束中尋求動態平衡,形成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統效應。


      實際上,前瞻30年,是反復貫穿樓陽生每次調研、會議的關鍵詞,而這個詞的精神實質,正是一種長期主義發展觀,強調結合河南發展實際,胸懷兩個大局,站在兩個一百年交匯點的歷史關口,前瞻30年看問題謀對策,去洞察、把握劇烈變化的發展形勢中,更本質、更基礎的主線。


      而本次會議,強調用長期主義的視野和格局,用系統思維、全局意識,才能真正為發展謀篇布局。


      這種發展理念的換道革新,同樣還在于如何看待新發展格局下的縣域經濟上。


      會議重新為雙循環格局下縣域經濟發展做了定位:


      “新發展格局下的縣域經濟,不是以縣域行政區劃為范圍搞內循環的經濟模式,而是以統一市場為背景,全面參與市場分工,深度融入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在細分市場中找到產品定位,并形成一定規模和集群,有較高的科技含量、較高的市場份額,成為一個或幾個產業鏈的某一環,成為一個或幾個供應鏈的供應商,成為當地經濟、就業、稅收支柱支撐的新型經濟模式。”


      在中心城市“起高峰”、創新開放“建高地”的同時,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會議中的這項表述,全面、深入地為推進縣域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找到了新的定位、新的鏈接、新的互動,等等。


      第二,這種“換道”,還體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上。


      這種“抓手”的變革,首先是關于發展的領域。


      會議強調,實施換道領跑戰略,“在未來產業上前瞻布局,在新興產業上搶灘占先,在傳統產業上高位嫁接,在生態圈層上培土奠基”。會議傳遞出了這樣的信號:發展新產業、培育新動能、積蓄新項目,是河南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希望和出路所在。


      這種“抓手”的變革,還在發展的平臺上。


      會議強調,要把“一縣一省級開發區”作為重要載體,“推動開發區真正成為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這點是對當下河南縣域產業平臺的進一步規范、提質,將開發區打造成全省發展的高能級產業載體和平臺,以開發區為抓手,來推動縣域經濟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服務河南發展大局。


      這種“抓手”的變革,還在營商環境、干部能力作風等方面上。


      會議強調,圍繞提高領導現代化河南建設的能力水平,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


      隨著發展環境、態勢、要素的不斷變化,對干部能力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推動干部適應這種變化,進一步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新邏輯,學會融會貫通,努力成為各自領域的行家里手,如何推動干部提升能力水平,不斷在學習融合上下功夫,在搶抓機遇上下功夫,在高效落實上下功夫,在勇爭一流上下功夫,就成了關乎河南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關鍵之一。


      比如,以資本招商為例,一些縣域對于資本市場的認識不足,缺乏對資本市場的深度思考,不善于通過運用資本市場幫助企業積極推動技術、人才、市場創新,等等。


      這就需要各地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認真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不斷提高領導現代化建設的能力水平,從而更好地服務河南“兩個確保”的大局。(文/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老楊會客廳創始人 楊建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