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以“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原經濟區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3月25日上午,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軒轅堂群賢畢至,高朋滿座。以“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原經濟區論壇在這里舉行。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盧展工,省委副書記、省長郭庚茂出席論壇。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肇星發表演講。博鰲亞洲論壇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原外經貿部首席談判代表、副部長龍永圖擔任論壇主席并主持。
省領導鄧凱、李克、劉春良、吳天君、王菊梅、張廣智、王訓智參加論壇。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趙素萍致辭。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王明義參加論壇。
本屆論壇由省政府主辦,省委宣傳部、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河南電視臺承辦。
趙素萍在致辭中說,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文化改革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指明了方向。《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明確把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作為中原經濟區的五大戰略定位之一,是目前我國主體功能區劃中唯一具有文化傳承創新使命和功能的經濟區域。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創新區,是中央賦予河南的歷史使命。趙素萍說,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基礎在傳承,關鍵在創新,必須堅持傳承和創新“兩篇文章”一起做,遵循文化自身發展規律,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積極發掘培育具有中原風貌、中國特色、時代特征的文化資源,讓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在新時期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更好地服務社會。本屆中原經濟區論壇把“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作為主題,符合中央要求,切合河南急需。這次論壇的舉辦對于我們開闊視野、理清思路,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探索做好傳承和創新兩篇大文章,積極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加快推進文化強省建設,提升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龍永圖在主持論壇時說,在經過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后,我國建設以文化為核心的軟實力變得越來越重要。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文化的軟實力,這個國家不可能有長期的、可持續的發展。中國今后的發展,不僅要靠經濟的硬實力,還要靠軟實力。我們高興地看到,國務院《指導意見》中,把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作為中原經濟區的五大戰略定位之一,這是非常有遠見的選擇,既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中原崛起、河南振興之需。這次把“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作為論壇主題,非常重要,抓住了文化和人的素質問題,在建設中原經濟區、推動中國改革開放中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積極發掘和培育中原文化,傳承和創新華夏歷史文明,推動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凝聚人心、提升全民素質,不斷增強國家軟實力。
論壇上,李肇星作了題為《邦舊命新,推動河南更好更快走向世界》的演講。李肇星在演講中表示,在推動中原崛起、振興河南中,必須牢記以人為本、為民惠民這一宗旨。我這次來河南,認真看了“一文九論十八談”的書籍和文章,感觸頗深。河南正在開展的“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活動,就是在發展實踐中體現對人民負責。他認為,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發展潛力很大。傳承和創新中原文化,不僅有利于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陶冶情操,還有利于旅游業的發展,推動河南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會長、北京影視家協會副主席高滿堂,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平原教授,也分別作了題為《關于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戰略思考》、《華夏歷史文明和文化典型形象》、《中原崛起,何處是短板》的演講。專家、學者們的精彩演講贏得了與會者陣陣掌聲。
在高端對話環節,龍永圖、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長朱燾、瞭望周刊社社長兼總編輯姬斌、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耀,就中原經濟區建設的華夏歷史文明傳承與創新、文化建設與工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等問題進行了進一步深入探討。
各省轄市、省直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了論壇。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