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建國:這場觀摩交出了換道領跑的“濮陽答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0-26





      以9月7日召開的河南省委工作會議為標志,河南正式“重啟”入局,拉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新征程“換道領跑”的大幕。


      如何做到、做好換道領跑?當下河南,哪個地市在踐行“換道領跑”戰略中做到率先出彩?10月中旬,濮陽市舉行2021年全市第三季度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暨重點項目觀摩活動,筆者應邀全程參與。本場觀摩活動,極為特殊和重要。


      首先,這是河南省委工作會議之后,也是濮陽市第八次黨代會之后,濮陽舉行的第一次觀摩活動,經過全面重構、全面轉型的濮陽發展方向、路徑和部署,在本次活動中第一次得到集中展現;其次,這是經歷了疫情、水災考驗之后,檢驗濮陽經濟發展的韌性,也是檢驗濮陽實施工業項目“百日攻堅”行動階段性成果的一次觀摩活動,能夠充分識別濮陽工業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階段、質量和水平;最后,這場觀摩活動,既是2021年前三季度發展成效的集中檢閱、總結,同樣也事關接下來第四季度乃至全年目標任務沖刺動員,以及2022年發展的前瞻性謀劃布局,等等。


      一天半時間內,觀摩團一行先后深入濮陽各縣(區),連續觀摩了36個重點項目,而且這些項目均是各縣區規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核心支撐作用明顯、體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重大工業項目。


      圍繞觀摩,濮陽同時打出一整套組合拳,包括召開全市2022年“三個一批”項目謀劃情況匯報會、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人才強市等,可以說從科創、人才、項目等多個角度、層面,為濮陽下一階段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系統部署。


      從本次觀摩來看,在疫情、災情的疊加沖擊下,濮陽市今年前三季度發展顯現出了極強的韌性和活力,全市工業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等多項重要指標,穩居全省第一方陣,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蓄勢的良好態勢。


      更為關鍵的是,這套“組合拳”充分展示了濮陽搶抓機遇、主動加壓,在未來產業上前瞻布局,在新興產業上搶灘占先,在傳統產業上高位嫁接,在生態圈層上培土奠基的發展路徑及成效,在全省率先交出一份全面重構、換道領跑的發展“新答卷”。


      為什么說全省“換道領跑”要先看濮陽?


      首先,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濮陽需要換道領跑。9月7日召開的河南省委工作會議上,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強調,要以前瞻三十年的眼光,實施換道領跑戰略,在未來產業上前瞻布局,在新興產業上搶灘占先,在傳統產業上高位嫁接,在生態圈層上培土奠基。


      之所以強調“換道領跑”,是因為當下河南全省經濟、產業發展中一些長期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更為凸顯,產業鏈不全、不優、不強短板明顯,產業鏈時空錯配、供需錯配、信息錯配顯現等愈發成為發展的難點、堵點。


      可以說,河南急需高質量發展“強動能”“新活力”,也到了必須加快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關鍵節點。而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濮陽在推動產業升級、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方面,無論是緊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均走在全省最前列。


      其次,濮陽在圍繞資源枯竭城市轉型方面,有了極佳的成效,具備了充分扎實的換道領跑的基礎和路徑。近年來,濮陽市堅持以發展理念為引領,圍繞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補短板、夯基礎、創優勢,培育形成了石油化工、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現代家居、羽絨及制品、生物基新材料“三大三專”接續替代產業體系,從加快產業優化升級、蓄積轉型動力,構建現代交通體系、夯實轉型基礎等方面,推動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并取得豐碩成果。


      2020年,濮陽枯竭城市轉型績效評價晉級優秀等次,位居全國67個資源枯竭城市第4名。全國共有7個轉型成效突出的資源枯竭城市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濮陽是河南唯一入選城市。而結束不久的濮陽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要把推動資源枯竭城市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作為頭等大事”“ 成為全國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示范區”。


      這些舉措、成效和部署、規劃,可以說既在經驗和路徑上,也在發展戰略和方向上,為濮陽踐行換道領跑戰略打下領先全省的堅實基礎。


      最后,濮陽正在開啟全面重構、率先出彩的新征程。


      今年1至9月,濮陽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306.91億元,增速9.2%,增速居全省第一。其中三次產業分別增長4.5%、9.8%和10.0%,分別居全省第13位、第1位和第6位。1-9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1 %,繼續保持全省第4位。1-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795.41億元,同比增長26.2%,居全省第4位。


      今年以來,“十四五”開局,濮陽市發展呈現出了極好的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快速增長、位次前移、好于預期、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濮陽在全省率先成勢、率先見效。


      在此基礎上,以濮陽市第八次黨代會為標志,濮陽充分總結、繼承、拓展上一階段發展路徑、成果、經驗,擘畫了未來五年甚至前瞻三十年的發展藍圖。包括以打造國內一流新材料產業基地等為重點,全面系統重構產業體系;包括以建設創新濮陽為重點,全面重構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邏輯;包括以打造豫魯冀省際區域中心為定位,全面重構區域定位和價值;以及全面重構新時代濮陽精神:“守正創新、厚德自強、吃虧奉獻、勇毅擔當”。


      回到本次觀摩,以及濮陽圍繞觀摩打出的“組合拳”,這份換道領跑的濮陽答卷中,具體有哪些亮點和經驗?


      第一,濮陽找準了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河南省委工作會議把“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作為“十大戰略”之首,強調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充分說明了科技創新工作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新征程中的極端重要性。


      本次觀摩中,對創新鏈條、制度、文化、生態的重視,也貫穿觀摩和濮陽高質量發展的每個環節。特別是觀摩設置中,強調企業與科研平臺的結合,堪稱全省最具特色的亮點。隨后舉行的觀摩點評會議也再次強調,要把包括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發中心、中試基地,產業研究院在內的各類創新平臺,作為必觀摩的內容,長期堅持,久久為功。


      濮陽通過這樣一個創新舉動,從導向上,把產、學、研的結合,以更適配、更直接、更具體的形式結合在一起,這點堪稱全省首創,特別值得全省學習借鑒。


      與此同時,從本次觀摩中,還能看出濮陽正在對創新體系進行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構。不僅科研平臺建設水平和人才引進層次顯著提升,而且實現了企業、平臺、人才、機構的對接集聚。


      這方面,本次觀摩的包括濮陽市經濟開發區建設的國家級產品性能檢測中心、中試成果轉化基地,臺前縣圍繞打造國家級羽絨檢測科研平臺,濮陽縣朗潤新材料與清華大學“長江學者”駱廣生教授團隊創建的聯合實驗室,華龍區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項目和平臺,集中展示了這一點。


      此外,本次觀摩中,在創新方面,濮陽著重突出了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以及黨委和政府的引導激勵作用。這方面,濮陽一方面特別強調依托龍頭企業高標準建設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科技孵化器、科創園區等;另一方面,通過科技創新型小微企業“春筍”行動計劃,加大力度培育科創型小微企業,播種收獲未來成果的希望種子。


      當下的濮陽,正在嘗試建立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嘗試更多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通道,嘗試更多加快科技創新從“跟跑”到“并跑”“領跑”轉變,嘗試更多從“科技綜改”向“全面創新”躍升,最終打造以高端化產業、高層次載體、高水平人才為支撐的創新驅動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體系。


      第二,濮陽找準了加速培育發展新動能的新路徑。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強調,要推動處在未來產業“門口”的企業盡快跨過“門檻”,加快推進現有產業未來化和未來技術產業化。


      本次觀摩中,筆者最直觀的感受是,濮陽新興產業項目多,發展態勢好。觀摩的36個項目中,新興產業項目12個、未來產業項目3個,占比41.7%。這些新興產業項目,不僅數量占比大,而且質量極高。


      本次觀摩中,開發區沃森超高新材料項目不僅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國家863計劃重點支持領域項目,生產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工業園區聚焦化工新材料,建成投產恩贏苯并噁嗪項目,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5G等高端領域;立新科技是國內唯一一家核級樹脂生產企業,攻克“卡脖子”技術,打破國外壟斷;清豐縣革新發展理念,建設的中坤實業新能源智能充電設備等項目,在新興產業上打開缺口、實現突破;臺前縣順應碳達峰碳中和新要求,用資源換產業,招引國內500強企業上海遠景集團,建設智慧儲能裝備制造基地項目,構建風光儲一體化的新能源體系;華龍區錨定氫能產業,引進中沁泰康科技能源集團,大力推動中原總機退城入園,重點培育從儲氫材料到氫能燃料電堆和動力系統制造,直至氫能源整車制造的產業鏈和產業生態,實現了未來產業“從0到1”的突破……


      今年以來,濮陽通過堅持招大引強、搶灘占先,著力推動了新興產業發展提速、未來產業實現突破,找準了加速培育發展新動能的新路徑。


      第三,濮陽找準了產業協同聯動集聚發展的新路徑。河南省委工作會議強調,實施優勢再造戰略,推動產業基礎優勢向產業鏈供應鏈優勢轉變。而濮陽則通過不同層面、不同范圍的產業集聚、協同聯動發展戰略,找到了發展新路徑。


      這其中就包括以縣(區)為代表,強調明晰每個開發區的產業主攻方向,在每個開發區之內形成各自的產業鏈內循環、產品鏈內循環及公用工程協同共享,例如,本次觀摩的對象范縣,充分體現出了產業全鏈條協同發展的亮點。范縣圍繞聚碳酸酯新材料產業園,建成遠東丙烷脫氫龍頭項目,開工建設翰逸神飛催化劑配套項目,積極推進中易新材料苯酚丙酮及雙酚A、盛通聚源特種聚合物等關鍵節點項目,自主可控的全產業鏈加快構建,打通了企業之間、產業之間的協作通道,形成相互支撐、融合的閉環發展格局,釋放集群效應。


      新發展路徑還包括在市級統籌層面,各縣區均在突出協同聯動基礎上,探索出了差異化發展的路徑,產業與空間園區化、集群化發展成效顯著,經濟產業逐步建立圈層式、軸帶式空間發展模式,不同縣域、不同園區之間互為上下游,循環化、鏈條化發展趨勢和路徑十分清晰。


      第四,濮陽找準了營商環境優化的新路徑。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客商的重要法寶。近年來,濮陽市通過一系列措施,加大力度改善營商環境,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營商環境綜合評價居全省第4位。


      這點在本次觀摩中,也得到了集中展現。例如,清豐縣通過創新實施“產業鏈長+商會會長+指揮長”的“三長制”工作模式,帶動產業鏈、商會、指揮部“三駕馬車”齊頭并進,其結果是規上工業增加值和工業投資分別增長22.9%、57.1%,特別是今年新入庫工業項目17個,數量全市第一,集中展示了“三長制”的成效。濮陽縣每個項目門口都放著一塊試生產倒計時展示牌,上面清晰列出從項目進場到竣工投產的完整時間節點、流程,并詳細注明項目進展,倒排工期,具體到天。這個小細節,能夠充分體現濮陽縣高質量推動項目建設的方式、方法和精神等。


      近年來,濮陽市堅持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推動濮陽高質量發展的“命門之穴”,聚焦市場主體和群眾關切,持續深化改革,加大創新力度,提升服務效能,強化法治保障,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為優化營商環境按下了“快進鍵”。例如,組建市委營商環境建設委員會,委員會辦公室加掛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牌子,實行營商環境建設、督促檢查、綜合考評“三位一體”工作機制,為全國唯一;市委營商委每年召開一次高規格推進大會,四大班子合力推動營商環境建設;研究出臺市委營商委工作規則、年度工作要點,出臺《濮陽市解決當前營商環境突出問題的若干意見》《濮陽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等一系列文件,強力推進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攻堅、創新案例打造、對標對表提升;在全省率先推行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首席服務員制度受到企業充分肯定,全市先后分兩批選派1600余名優秀干部到1647個重點企業(項目)擔任首席服務員,推動“萬人助萬企”活動落地見效……(文/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老楊會客廳創始人 楊建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