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出臺的省委一號文件,把‘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題,也指明了今年河南省農業科技工作的重心。”省科技廳黨組書記黃布毅告訴記者,廳黨組召開擴大會議確定了多項重點工作,切實貫徹省委一號文件精神。
河南省作為國家糧食核心區,“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意味著全年糧食總產量要穩定在1100億斤以上。為此河南省列出一套“組合拳”:一是奪高產,即圍繞建設“百千萬”高標準糧田,實施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力爭“十二五”期間使河南省小麥玉米畝產提高20~40公斤,工程項目區累計增產糧食160萬噸。二是抓良種,通過實施現代種業科技工程,力爭每年選育小麥、玉米、水稻等主要農作物新品種50個以上,建設好全國小麥、玉米育種創新基地。三是育良田,實施糧田培育科技工程,加強耕地地力提升和土壤培肥技術的集成創新,強化糧田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及修復技術的攻關,同時啟動農業機械關鍵裝備研發與示范重大科技專項,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為了推進新型農業現代化,河南省將著力提升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的技術創新能力。如加強農業產業技術的集成、示范和推廣,建立農業產業集群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推進許昌花卉苗木產業集群、南陽能源作物產業集群的發展等。
“今年河南省剛被確定為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試點,正是推動農業生產信息化的有利時機。”黃布毅介紹,河南省將以中原惠農信息港、農村農業數據資源標準化建設為重點,推進全省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大發展。
此外,河南省還將大力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孵化平臺建設工程,積極推動農業科技創新的開放合作,進一步加強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業技術推廣。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