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美玲說,農民集中居住后,生活和生產方式都和市民無異,由于增加了就業,農民收入也得到了較大提升,這必然使他們更加注重精神領域的享受。事實上,隨著我省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廣大農民享受文化發展成果的愿望十分迫切。
“我們經常到農村演出,一些經濟發達的地方有的建了文化大院,有的建了戲臺,但這些場地基本都在戶外,一旦天氣不好,演出就無法正常進行。而大多數還相對貧窮的農村根本沒有適合演出的場地,我們只好在田間地頭、村委會院里、農民家里表演,燈光、音響、布景等都不能使用,演出的效果大打折扣。”虎美玲說,即便是這樣,我們的表演依然受到農民朋友的熱烈歡迎,可見農民對文化的渴望。
虎美玲建議,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河南省新型農村社區配套設施建設標準》,明確文化館、圖書館、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等文化設施為新型農村社區必備的基礎設施;對于經濟條件較好、人口規模較大的新型農村社區,要配套建設電影院、劇場等,設計標準要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