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中原尋根30年,30萬華人來尋根


    作者:桂娟 雙瑞    時間:2012-03-05





    4日在河南淮陽舉行的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2012年年會上,河南省社科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所長張新斌介紹,中原尋根30年來,至少有30萬海內外華人前來河南尋根。

    河南是根親文化資源大省。被視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三皇五帝”,大多出自或主要活動于中原地區。研究表明,前100個中華大姓中,78個直接起源于河南,98個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這些姓氏涉及當代華人的90%。

    “河南就是中華民族的圣地。”張新斌長期從事姓氏文化和尋根文化研究,見證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興起的尋根熱。軌跡往往是由東南沿海追尋近祖,最終追根到中原祖地。

    據介紹,海內外尋根有3個重要的時間節點。1976年,黑人作家亞歷克斯·哈利所寫的一部家史小說《根》出版并風靡;1978年,臺灣拍攝電影《源》,展示了民族魂、中國根;1981年,廈門大學教授黃典成赴河南為福建方言尋根,發表《尋根母語到中原》一文,稱“河洛中原是故山,永嘉之亂入閩南”,對中原尋根具有里程碑意義,所謂“中原尋根三十年”也正是從此時算起。

    自黃典成之后,海內外華人中原尋根持續不斷,并且由零散尋根逐漸轉為大型組團。“這其實體現了游子的文化自覺性。”張新斌認為,他們對祖地的向往是很強烈的。

    1993年,海內外林氏第一次組團到林氏太始祖比干的墓葬地河南衛輝。一行500人,當場捐出500萬元。他們是發自內心地對祖地懷有深厚感情,觀者無不動容。

    淮陽伏羲、滎陽鄭氏、固始的客家源頭、商丘的宋氏始祖微子……河南“根資源”極其豐富。事實上,中原尋根不僅有歷史學、文化學方面的價值,經濟學意義同樣不可小覷。

    1992年12月,滎陽舉行“世界鄭氏宗親92滎陽祭祖大會”,河南首次以“根”文化搭建招商引資橋梁。如今,河南多地市都有類似的懇親活動,一方面海外來尋根,另一方面河南祖地的人主動出去找親戚。姓氏文化、根文化不僅增強文化歸屬感和向心力,還能夠給地方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來源:新華網河南頻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