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科技創新促進中原經濟區建設會議在鄭州舉行


    作者:楊 凌 尹江勇    時間:2012-03-02





    3月1日,全省科技創新促進中原經濟區建設會議在鄭州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省委副書記、省長郭庚茂出席會議并講話。副省長徐濟超、省政協副主席靳綏東參加會議。

    萬鋼在講話中對近年來河南科技創新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并對科技創新如何支撐中原經濟區建設提出五點期望。一是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努力使農業科技繼續走在全國前列。要繼續發揮河南在農業科研方面特別是在種子產業方面的優勢,以科技創新支撐全國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在加強糧食豐產科技示范基地建設,保障農產品供應的同時,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二是積極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為區域內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有力支撐。要圍繞重點產業,加快建立科技有效支撐產業發展的機制,聚集有明顯優勢的項目來打造產業集群,促進產業聚集,用創新鏈拉長產業鏈。三是大力促進惠及民生的科技工作,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借助開展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設試點的機會,加快醫療信息化支撐下的醫療保障體系建設,通過醫療信息化提高百姓健康保障的水平。四是積極探索實施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增強中原經濟區建設的科技發展動力。要以企業創新主體的建設為重點,加快建設和發展骨干企業技術研發中心。五是加強協同創新,形成科技支撐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合力。要把開展部省會商工作作為建設創新型河南的重要戰略舉措,加強國家、省、市各級政府部門的協同配合;同時不斷加強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協同創新的能力。

    郭庚茂在講話中指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科技創新工作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河南實現科學發展中承擔著新的更大責任,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凸顯。建設中原經濟區,實現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新型農業現代化之 “新”,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創新驅動”。推進“三化”協調發展,希望在科技、關鍵在科技、出路也在科技。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在“三化”協調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牢固樹立抓技術就是抓經濟、抓科技就是抓發展、抓創新就是抓未來的意識,更加自覺地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用科學的態度和科技的力量破解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各種難題。

    郭庚茂強調,當前,科技創新工作要以落實部省協議為契機,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農業科技創新、促進惠及民生科技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持續推進創新體系建設。他要求,要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大力實施企業創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促進企業真正成為研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的主體、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的主體;要積極搭建創新平臺,加快建設和發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各類企業研發中心,同時新建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和高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要豐富發展創新載體,培育壯大一批創新型產業集聚區,推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施“二次創業”,積極發展科技創業孵化基地,積極爭取和創建更多的創新型城市;要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再組建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突破一批核心技術,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提升相關產業集群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要實施好重大科技專項,總結經驗,不斷提升,持續推進;要著力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科技創新團隊和一支創新型科技人才骨干隊伍。

    郭庚茂要求,要強力推進科技改革開放,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進我省科技體制改革,不斷完善科技創新的宏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促進科技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綜合集成;要采取多種形式積極開展科技招商引資引智,加強科技合作交流,拓寬科技對外開放的渠道,增強承接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運用能力,吸引、集成國內外的科技資源,打造科技創新開放合作高地。

    郭庚茂最后強調,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落實這次部省會商的工作成果,主動加強與科技部的匯報、溝通和銜接,細化方案,強化措施,確保商定項目順利實施。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提高指導科技工作的水平,當好科技創新工作的“后勤部長”;各職能部門要配合聯動,落實好各項激勵科技創新的政策;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創新文化,營造敢為人先、敢于創新和寬容失敗的創新環境,使科技創新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會上,徐濟超對去年全省科技工作進行了總結,對今年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與會領導為獲得2011年度河南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的程相文研究員、王復明教授,以及2011年度優秀技術創新企業、優秀技術創新團隊和技術創新先進個人進行了頒獎。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