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遭遇困境
河南省工信廳的統計數據顯示,小微企業每年新增就業人數占全省新增就業人數的80%;全省18個省轄市的小微企業實現增加值占本地GDP的比重約45%,對財政的貢獻率達40%左右,對經濟支撐作用明顯。河南省工商聯主席梁靜也指出,河南省的企業90%以上是小微企業,小微企業90%以上是非公有制企業。但河南省工信廳的資料顯示,從去年8月份開始,受大環境影響,我省部分行業的小微企業效益下滑,少數企業出現停產半停產現象。
昨日,前來河南調研的全國工商聯小微企業“保生存謀發展”調研組組長、副主席黃小祥稱:“當前,國內外形勢發生一些變化,特別是小微企業遇到一些困難。”
目前,在中央其他部委及金融部門等支持下,全國工商聯組織了5個調研組分赴全國15個省(區、市)進行專題調研。
黃小祥希望在河南省為期一周的調研中,能了解到很多好的做法和建議,帶回去成為影響中央決策的依據。
河南各部門希望政策更實惠些
河南省地稅局副局長楚新民提出,目前國家雖然給了小微企業不少政策,但實際的用處并不是很大。他舉例子說:國家在2012年要免收小型微型企業的發票工本費,聽起來,全省將有80萬戶小微企業受益,但實際上,一年下來也就是免8000萬元,每戶平均只有100元。“這100元對于有困難的小微企業來說,意義有多大呢?”
楚新民認為,國家要給稅收優惠,力度不妨更大一些,比如,對小型微型企業的企業所得稅最新優惠政策: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國家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6萬元(含6萬元)的小型微型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而河南省當時希望這個起征點能達到10萬元甚至15萬元。
再比如河南省給個體戶的營業稅、增值稅起征點都提高到2萬元了,但達到免稅條件的商戶的個稅卻沒有免。實際上,個體戶的營業額或銷售額達不到2萬元,其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基本上達不到3500元的費用扣除標準。
河南省工信廳中小企業發展處副處長朱孝恒也建議加大減稅力度,他說,2011年有關部門進一步降低了微型企業稅負,但這些政策仍只覆蓋部分微型企業,如新的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上限為年收入24萬元,遠低于微型企業上限標準。他希望能將上限提高到50萬元。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