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鄧州市編外雷鋒團紀念館又迎來了一批前來參觀學習的中學生。近日,鄧州市廣大群眾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學雷鋒活動,紀念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49周年。盛志國 攝
雷鋒精神如同一面道德旗幟,激勵著一代代青年奉獻社會、成長成才。隨著時代的進步,“雷鋒精神”不斷被賦予新內涵,青年志愿者活動成為我省廣大青年向雷鋒同志學習、與雷鋒精神同行的新載體。
“堅持做好事不放棄”是雷鋒精神的最好體現
“北京好人”李高峰,2001年離開家鄉來到北京打工。
當時他住在甘露園西里鐵路宿舍,垃圾堵塞了流經此處的二道溝。他自己出錢購買工具,開始清理河中的垃圾。李高峰還購買了工具、涂料,對附近8座無人看管的公廁進行清理,對胡亂張貼的小廣告進行鏟除。
在宣傳環保方面,他是水務局、野生動物保護站的義務監督宣傳員。他還義務照顧了20多名空巢老人,抓過28個小偷……
2007年,李高峰發起組織了“河南在京環保志愿者服務隊”,如今志愿者人數已發展到800多人。
李高峰認為,“堅持做好事不放棄”是雷鋒精神的最好體現。
“80后”“90后”從奉獻中收獲快樂
在“80后”“90后”的眼中,偶像雷鋒并未走遠。
張凱是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的學生。“小時候每年3月5日都要學雷鋒做好事,但當時并不完全明白雷鋒精神。長大后,才真正明白了雷鋒精神。”張凱說。
正是對雷鋒精神的全新領悟,讓張凱開始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并成為河南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活動的首批項目專員。
2011年以來,張凱帶領學校大學生志愿者與鄭東新區龍崗小學結成對子,多方籌集資金在小學建立“微笑吧”,以此為平臺定期組織志愿者開展學業輔導等活動。
“看著他們渴望的眼神和幸福的微笑,我體會到了雷鋒精神的真正內涵,也從奉獻中收獲了快樂。”張凱說。
242萬志愿者溫暖中原
在河南,這些新時代的青年“活雷鋒”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河南省青年志愿者行動經過19年的發展,社會影響不斷擴大,初步形成了具有鮮明河南特色的志愿服務體系。目前,全省18個省轄市建立志愿者服務站(服務中心)1843個。全省注冊志愿者人數達到242.4萬人,19年來共提供12.9億小時的志愿服務。
我省開展“大學生服務西部計劃”志愿者招募計劃兩年來,萬余名“80后”、“90后”青年學子踴躍報名,數千人奔赴西藏、新疆等地,甘當一顆有益于社會的“螺絲釘”。
在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鄭開國際馬拉松賽、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國少林武術節等重大活動中,2萬余名河南志愿者用真誠的微笑和良好的服務,展現了“一滴水”的風采。
“青年始終是開社會風氣之先的重要力量,實踐證明,現在年輕的一代已經將雷鋒的接力棒接過來了。他們也用行動證明,我們仍然需要雷鋒精神,雷鋒精神必將成為全社會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團省委書記侯紅說。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