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的人很關注一個詞——供應鏈。2月23日,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發布《河南省“十四五”現代供應鏈發展規劃》,如何打造高效協同、安全可控的現代供應鏈體系?河南準備這樣干!
河南供應鏈發展環境如何?
供應鏈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
供應鏈,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具有創新、協同、公平、開放、綠色等特征。
通俗地說,做生意,無論是賣胡辣湯的還是造汽車的,低進高出企業就能賺錢,當銷售、采購、生產、物流形成一個閉環,就是供應鏈。
根據《規劃》顯示,河南供應鏈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企業更加注重融入供應鏈建設。萬洲國際、安鋼、天瑞、宇通等龍頭骨干企業地位鞏固,信大捷安、四方達超硬材料等207家豫企上榜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河南累計培育建設綜合性工業互聯網平臺1個、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24個,接入設備產品355萬臺,服務企業1.3萬家。培育“企業上云”服務提供商66家,推動10.3萬家中小企業“上云”。涌現出中大門、新鮮盧森堡等一批新興供應鏈平臺。
供應鏈改革創新持續深化,推動許昌、焦作、商丘3市,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好想你、中原銀行等11家企業入選國家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
供應鏈金融發展成效明顯,企業融資超過700億元,其中中小微企業超90%。供應鏈網絡不斷優化,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突破45萬噸,中歐班列(鄭州)國際直達線路10條,累計開行3886班,跨境電商交易額五年增長4倍、達到1745億元。
《規劃》指出,河南產業供應鏈發展整體仍處于起步階段,在發展理念、平臺設施、組織方式、技術水平、綜合能效等方面與先進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輻射全國鏈接全球
河南省“十四五”供應鏈這樣發力
為推動河南產業進入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中高端、關鍵環,《規定》多方支招,提出企業主導、政府引導,改革增效、創新賦能,立足國內、內外協同,綠色低碳、安全穩定的要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創新驅動引領、全面高效協同、自主安全可控的現代供應鏈體系,成為立足中部、輻射全國、鏈接全球的現代供應鏈資源配置中心。
具體來說,“十四五”時期要培育形成裝備制造、食品制造、先進金屬材料、新型建材、電子制造、節能環保6個萬億級,汽車制造、生物醫藥、化工、紡織4個5000億級和若干千億級產業供應鏈,培育100家以上具有行業或區域影響力的供應鏈重點企業,成為全國重要的產業供應鏈資源配置中心。
全省數字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培育5個以上全國領先的行業供應鏈平臺。
以鄭州國際交通門戶樞紐為核心,建成“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社會物流總費用占生產總值的比率下降到13%左右。培育100家省級供應鏈綜合服務示范企業,打造全國重要的供應鏈服務外包基地。
在重構裝備、食品等傳統產業供應鏈的基礎上,壯大新興產業供應鏈,培育引進100個具有核心技術支撐的引領型企業和100個高水平創新平臺,打造10個千億級新興產業供應鏈。同時,布局未來產業供應鏈,加快氫燃料電池公交、量子通信、智慧工業、基因技術等若干未來產業,爭創國家未來產業先導示范區。
創新農業供應鏈組織形式,到2025年,力爭培育10條以上農業主導產業供應鏈,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萬億元左右。
完善農產品流通網絡,到2025年,培育10個交易規模超百億元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市級公益性農產品市場覆蓋率達到60%以上,80%以上的農業規模經營主體基本實現農產品可追溯。
積極發展綠色供應鏈,到2025年,新建國家級綠色工廠(園區)100個、省級綠色工廠(園區)400個。
推進數智化網鏈融合。打造數字化轉型企業標桿和典型應用場景,每年建設50個智能工廠、100個數字化車間,到2025年,帶動25萬家企業“上云”。
做大做強現代物流業,暢通十大骨干物流通道,建設10個國家物流樞紐、30個左右區域物流樞紐,培育100家左右全國領軍型、特色標桿型、新興成長型物流企業,大力發展航空、電商、快遞等特色物流。
優化布局國際化供應鏈網絡,推動實現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與全球前20位的貨運樞紐機場全部通航,打造聯結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空中經濟廊道”。推進“陸上絲綢之路”提質擴量,拓展中歐班列(鄭州)至歐洲、中亞、東盟、日韓等國際干線和境外集疏網絡,支持在德國、比利時、芬蘭、越南等布局建設境外集散分撥中心,實現班列擴容提質。織密“網上絲綢之路”,拓展“跨境電商+空港+陸港+郵政”運營模式,布局一批雙向跨境電商貿易平臺和海外倉,打造“買全球、賣全球”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品牌。(記者 莫韶華)
轉自:河南政府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