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多城市污染指數飆升 平頂山鄭州躋身全國前三


    作者:路紅    時間:2012-01-11





    連續兩天,霧霾天氣籠罩在中原上空,午后出現太陽也是昏昏沉沉、黯然失色。根據環保部公布的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河南省7城市的污染數據均有不同程度加重,其中,平頂山、鄭州均為中度重污染,在全國污染程度排名中,分居二、三位,僅次于烏魯木齊。

    熱點數據

    平頂山、鄭州均為中度重污染

    1月10日河南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

    城市 API級別 狀況

    平頂山 298Ⅳ2 中度重污染

    鄭州283Ⅳ2中度重污染

    焦作240Ⅳ1中度污染

    安陽189Ⅲ2輕度污染

    三門峽156Ⅲ2輕度污染

    開封138Ⅲ1輕微污染

    洛陽117Ⅲ1輕微污染

    據環保部數據中心公布數據

    熱點實錄

    昨日的偶爾,變成了今日的常態

    【鏡頭一】

    “@風起亂:又是一個陰霾的天氣,昨日的偶爾,變成了今日的常態。”昨天上午11點半,鄭州市民王浩驅車出門,在農業路口等待漫長的紅燈時,看到了手機上的這條微博。

    “今天的灰霾,似乎比昨天更重。”王浩隨手也發了一條微博。因為,他原本想騎車出門,剛出家門就改了主意。他發現:頭頂,雖然已近正午,太陽依然慘淡。漫天大霧,讓周圍的一切都面目模糊。他感覺,吸進肺里的都是臟東西。

    紅燈很長,看著周圍稍顯擁堵的車輛,甚至有輛廂式貨車還突突地冒著青煙……王浩真想爆粗口,他覺得那毒氣直往自己肺里鉆。

    環保部門遭遇記者“狂轟濫炸”

    【鏡頭二】

    昨天上午,鄭州市環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這是一場例行的發布會,發布2011年環境質量狀況,公布今年環保工作重點。

    “鄭州何時開展PM2.5監測?”“治理大氣污染,有什么治理措施?”……新聞發言人的新聞發布剛剛結束,媒體記者立刻開始“狂轟濫炸”,主題只有一個:PM2.5。

    【鏡頭三】

    環保部權威數據讓我們hold不住

    “283!空氣質量四級(2),中度重污染。”昨天下午3點,看到網上剛剛發布的鄭州空氣質量狀況,胡青青幾乎喊了出來,周圍同事都驚異地看著她。

    自從PM10、PM2.5成為輿論熱點,計劃要在龍年生個“龍寶寶”的胡青青就格外關注API(空氣污染指數,每天定時看API也成了習慣,口罩也成了出門的必備“裝備”。

    鄭州已經連續幾天灰霾,API也是天天攀升:1月7日128,8日150,9日176。然而,眼前“283”的數字還是讓胡青青有些不敢相信,且這個監控結果反映的主要污染物只是可吸入顆粒物(即PM10)。

    按國家標準,空氣質量共分五級,四級(2)即中度重污染,即:經過一定時間接觸,心臟病和肺病患者癥狀顯著加劇,運動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現癥狀。

    在環保部數據中心網站,胡青青看到了更讓她驚訝的數字。除了鄭州,河南還有6座重點監測城市,API都很高。最高的是平頂山,達到298!全國重點監測城市中,只有烏魯木齊超過了平頂山和鄭州。

    胡青青知道,PM10是可吸入顆粒物,PM2.5是“可吸入肺顆粒物”,對人的健康危害更大。如果監測PM2.5,其指標該是多少?她不敢想像。

      省內各地氣象部門發布19次大霧預警


    【鏡頭四】

    昨日清晨,新鄭國際機場被大霧籠罩,能見度降至200米左右,低于飛機起降標準,致航班大面積延誤。

    據省氣象臺監測,1月10日凌晨,鄭州、開封、商丘、平頂山、許昌、周口、漯河、駐馬店等地區和黃河以北六地區已經開始出現大霧天氣,從昨日早6時至晚6時,省內各地氣象部門先后發布19次大霧預警,至晚7時仍未解除預警。

    氣象專家說,此次大霧以輻射霧為主,在氣溫低、空氣中的水分大,同時又是微風天氣的情況下,就容易形成輻射霧。

    河南省PM2.5監測時間表排定

    首席記者路紅 實習生馬玲玲

    “河南省將從今年開始,分四步實現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擴項建設工作”,昨天,全省地市環保局長會議在鄭州召開,省環保廳副廳長段金生在會上公布了全省PM2.5監測時間表。

    熱點專訪

    鄭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監測PM2.5

    昨天,省環保廳副廳長段金生公布了全省PM2.5監測時間表——

    2012年,在省會城市鄭州及省環境監測中心開展PM2.5監測工作;2013年,在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焦作、三門峽6個環保重點城市開展監測;2014年,在其他11個省轄市和10個省直管試點縣(市)開展監測;2015年即“十二五”末,全省全面完成PM2.5監測工作,為2016年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奠定基礎。

    “鄭州力爭今年第四季度開始監測PM2.5,并向社會公布。”昨天上午,鄭州市環保局的新聞發布會上,鄭州市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白云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說。

    據白云介紹,PM2.5的監測需要購買專用設備,鄭州市領導對此都已做出批示。“昨天,市政府考察團已經出發,前往PM2.5監測有關試點城市及周邊省會城市,考察調研PM2.5監測工作。”白云透露,今年上半年,監測設備有望到位;力爭下半年完成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培訓等,第四季度開始監測,并發布監測結果。

    熱點 動向

    2000年前出廠車輛面臨淘汰

    PM2.5的污染源主要是揚塵、機動車尾氣、燃油塵、餐飲油煙塵等。治理大氣污染,政府將有哪些行動?

    鄭州市環保局污防處處長陳勇介紹,今年鄭州市將采取拆除或改造燃煤鍋爐、開展無燃煤區建設、開展油煙與揚塵治理、加強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等措施,加強大氣環境綜合整治。

    汽車尾氣是PM2.5的“元兇”之一,每天的交通高峰期,PM2.5的濃度遠高于其他時段。如何治理尾氣?鄭州市環保局機動車污染監察支隊副支隊長耿清生介紹說,《鄭州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已被列入鄭州市人大2012年立法計劃。希望這一辦法盡快出臺。

    為有效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今年環保部門將嚴把新車入戶關,新車上牌必須符合“國四標準”,并對上路車輛定期檢測。

    據研究,一臺老舊車輛(2000年前出廠)排放的尾氣,相當于14臺“國三標準”車輛或20臺“國四標準”車輛排放的尾氣。目前,鄭州的老舊車輛有30萬,“2012年將淘汰6萬輛,十二五期間全部淘汰”。

    鄭州市環保局歡迎市民撥打電話0371-67189378,舉報黑煙車。

    熱點提案

    減少灰霾天氣 提升城市空氣質量

    今年,省政協委員翟建宏向省兩會提交的提案是《減少灰霾天氣,提升城市空氣質量》。

    翟建宏是鄭州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在攻讀博士后。正是在北京讀書時的感受,讓他格外關注PM2.5監測。

    在提案中,翟建宏分析了近年鄭州灰霾天氣逐年增多、空氣污染嚴重的原因與危害,并提出了建議:

    盡快建立包括PM2.5在內的空氣質量檢測體系,提高全省空氣質量檢測水平,實行動態監管,建立環境干預預警機制。

    構建立體城市綠化體系。推廣屋頂綠化,為人行天橋、立交橋、圍墻等基礎設施穿上“綠衣”;在公共綠地適度增加高大喬木,增加城市“綠肺”。

    嚴管建筑垃圾,治理建筑揚塵。

    提高機動車入市門檻,減少汽車數量;

    嚴格尾氣排放監管,及時淘汰超標車輛。

    熱點呼聲

    每周少開一天車

    近段時間,本報官方微博、鄭州市環保局的官方微博上,“灰霾”、“PM2.5”也是熱門話題。昨天,大河·沃3G生活門戶在沃友中開展了一項有關PM2.5的小調查,6個多小時的調查中有508位沃友積極參與。508位參與調查者有超過70%的人認為,“治理重要。不治理只拿監測數據沒意義”。

    許多讀者呼吁,政府部門要把監測PM2.5的“鴨梨”(壓力),變成治理的“凍梨”(動力),采取各種措施,減少排放。

    同時,不少人呼吁減少排放,從我做起。耿清生希望通過本報倡議:“每周少開一天車”。據環保部門測算,鄭州市市區88.6萬輛車,如果按“國二標準”來算,每輛車每周少開一天,全年全市將減少排放5600噸廢氣。而這些廢氣中,許多有害物質都是生成PM2.5的“主力軍”。

    耿清生還有一個倡議:信號燈超過30秒,請熄火等候。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