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陜縣檢察院探索未成年人矯正新機制


    作者:李麗靜    時間:2011-12-20





    河南省陜縣檢察院針對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出現的新趨勢、新動向,找準檢察機關深化社會管理創新的切入點和著力點,通過“全過程修復品格、全方位實施矯正”的工作新機制,為犯罪的未成年人創造有利的幫教環境,被河南省關工委、團委、檢察院授予“優秀青年維權崗”稱號。

    2010年至2011年7月底,該縣共審查批捕或審查起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8件76人,無一人重新犯罪。其中25人重返校園,學習良好,3人順利考入理想學校,曾發生在校生犯罪的6個學校均未再發案。

    ——憂思: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齡化與團伙作案等特點

    陜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王峰介紹說,2008年以來,陜縣檢察院共審查起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69件170人,提起公訴67件168人,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罰82人,宣告緩刑82人,不起訴1件1人。從這些案件看,激情犯罪、反復犯罪、侵財犯罪突出并涉及性犯罪,且呈現低齡化與團伙犯罪等特點。

    中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協會于2009年9月至11月間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1793名被管教的未成年人中,14歲的占12%,15歲的占25.6%。這些未成年人在實施犯罪時往往有膽怯心理,所以就糾集多人,形成“作案氛圍”,一哄而上,既能互相壯膽,又能分工合作。

    由于年齡小,考慮問題比較簡單,未成年人犯罪很少預謀,突發性犯罪比較多。如陜縣檢察院辦理的鄭華故意傷害案中,起因就是兩人打臺球時發生口角,鄭華就掏出隨身攜帶的匕首,將被害人連捅四刀而致人重傷。

    同時,未成年人犯罪反復性強,再犯罪幾率高。以陜縣為例,未成年人作案兩場次以上的109人,占未成年人犯罪的64.8%。2008年至2010年,未成年人再犯罪16人,再犯罪率9.5%。

    ——實踐:品格修復重塑有用之材

    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點,陜縣人民檢察院從2010年起,在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注重內外協同,注重有序銜接,注重延伸職能,對涉案的未成年人進行品格修復。該院公訴局副局長胡愛國向記者介紹了他們這樣做的初衷:“刑法的基本任務是對犯罪的一般預防與特殊預防的有機統一。品格扭曲是未成年人犯罪多發、頻發、反復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一些基層檢察院對未成年人犯罪進行品格認定,為公正量刑提供依據。但這只解決了司法的懲罰問題,并不能修復這些未成年人扭曲的品格。這時,就需要在司法中施以外力,需要司法機關給予未成年人更多的關注。”

    據介紹,陜縣人民檢察院對涉案的未成年人進行品格修復的主要做法有:

    一、建立檢察機關內部“全過程品格修復”模式。他們以品格評定、修復為基點,形成批捕、公訴、偵查監督、預防等部門有序銜接的品格修復鏈條。

    如批捕部門在做出批捕與否的決定前,要為每名未成年人建立犯罪矯正檔案,成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辦理小組,推行“四必談五必見”制度。即犯罪動機與目的必談,認罪與悔罪態度必談,家庭與社會關系必談,求學與生活環境必談;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必見,老師必見,同學必見,近親屬必見,基層或群眾組織代表必見。根據以上掌握的情況,準確描述出未成年人的成長軌跡、生活環境、個性特征等,形成客觀翔實的品格評定結論,為下一步做好矯正工作提供了依據。在提起公訴和法庭審理過程中,根據不同被告人的不同情況,因人而異地做好關懷、教育、挽救等工作。

    二、建立公、檢、法、司、教育、工商、文化等多部門參與的“全方位實施矯正”模式。在公安環節,檢察機關與公安干警結合,在審訊中堅持釋法與明理并重,采取最適宜未成年人心理特征的親和提問方式,不以任何理由損害人格和自尊,達到消除法律疑惑,化解抵觸情緒的目的。同時,雙方加強協作,為被附條件不起訴、宣告緩刑的未成年人創造有利幫教環境。

    在法院的庭審中,法官們注重把庭審現場轉變為教育平臺。公訴人發表的意見既深刻剖析犯罪原因和危害,又深入發掘品格特性和成因,指控時帶著關愛,威嚴中帶著真情,從而增強教育挽救的沖擊力。同時,陜縣檢察院加強與少年法庭的協作,通過提出緩刑、輕刑建議,為未成年被告人創造有利矯正條件,在盡量不改變品格形成環境的條件下,實現“原生態”修復品格。2010年以來,他們共建議對23名未成年被告人適用緩刑,均得到法院判決支持,監所檢察部門加強緩刑監管監督,目前,23名未成年人表現良好。

    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協作,加強與學校、企業、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的協作,借助各方力量深化矯正效果。為降低羈押對未成年犯罪者的負面影響,對于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批捕和公訴部門對訴訟風險共同評估后,實行非羈押訴訟。2010年以來,共對26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

    針對未成年犯罪主要集中在城區學校和鄉鎮中心學校,發案地點多為學校宿舍、教室和學校周邊地帶,發案時間多為節假日、周末學生返校時間等情況,陜縣檢察院結合辦案,就加強網吧管理、規范校園秩序、凈化周邊環境等問題,及時向文化、教育、城管等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該縣文化主管部門先后召開了網吧從業業主會議,簽訂了行業自律公約,開展了拉網式網吧集中整治活動,累計查處取締違法運營網吧8間;教育主管部門為學校配備了保安力量,加強了校園及宿舍、門禁管理,制定了安全保衛巡查辦法,實現了校園內全天候巡查,提高了學校的安全防護能力。

    三、案件辦結后,全力回訪幫教,鞏固矯正效果。一是將未成年人的品格特征及時通報給執行機關,確保改造中有的放矢。二是針對被判實刑者在刑罰執行前心理波動較大的特點,駐所(獄)檢察人員及時開展輔導談話,幫助他們放下思想包袱,避免自暴自棄。三是積極幫助被宣告緩刑、附條件不起訴、免予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順利回歸社會,防止因入學、就業、生活等實際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而再次鋌而走險。

    來源:"新華網河南頻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