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十八談"基礎篇:推進新型農業現代化重任在肩


    作者:胡心潔    時間:2011-12-02





    社會各界熱議“新十八談”基礎篇

    推進新型農業現代化重任在肩

    11月30日,加快領導方式轉變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新十八談”之基礎篇《新型農業現代化強基固本》及何平感言《重農安邦》在本報發表后,迅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議。

    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張瓊說:“《新型農業現代化強基固本》有科學辯證、理性分析和具體做法,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指出了明確方向。”去年9月,河南農業大學規劃設計了“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改革試驗”項目,在方城縣趙河鎮、民權縣龍塘鎮創建了試驗區,目的就是探索在土地供需矛盾加劇、農業和糧食生產比較效益低下的背景下,如何走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可行之路,目前試驗效果已經逐漸顯現。“這篇文章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探索路子的信心。我們要把試驗項目取得的經驗盡快加以總結完善,適時推廣到其他地區,助推我省糧食高產、農民增收,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探索一條新型農業現代化發展之路。”

    滑縣作為全省第一產糧大縣,面對“糧食怎么保”這個帶有政治性、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大課題,縣委、縣政府深刻認識到,確保糧食穩定增產是全縣應盡的政治責任。縣長董良鴻表示,《新型農業現代化強基固本》立意高遠,振聾發聵。在下步工作中,我們將時刻繃緊糧食生產這根弦,緊緊圍繞“舉糧食安全旗、打高產創建牌、走現代農業路、圓農業強縣夢”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糧食生產科技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力爭用10年時間使全縣糧食總產達到30億斤,切實履行好作為全省第一產糧大縣應負的責任和使命,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西平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200萬畝左右,其中優質小麥生產進入了全國先進行列。該縣農業局高級農藝師楊新志說,學習了《新型農業現代化強基固本》一文,努力工作、扎實工作的豪情壯志油然而生。糧食生產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農業增產基礎條件薄弱也是實情,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證糧食增產是農業技術人員的責任和義務。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技服務體系,及時對農民種田進行技術指導,幫助解決糧食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同時,積極做好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工作,努力把現代農業的新技術、新成果在示范區內展示應用,以發揮更大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全省新型農業現代化更好更快發展。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