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展工昨日探訪艾滋病人 與感染者7次握手送鼓勵


    時間:2011-12-02





    盧展工與一位身為艾滋病感染者的防艾志愿者握手,向其致謝。記者 許俊文 圖

    昨日與感染者7次握手送鼓勵,現場和志愿者傳遞“交接棒”

    在醫院為本報報道過的感染科護士現場當“紅娘”

    盧展工書記寫下鼓勵的話語

    昨天是“世界艾滋病日”,鄭州的醫務工作者、艾滋病患者的“老朋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盧展工又來看望他們了。

    昨天也是這位被河南百姓稱為“鄰家盧大叔”的書記在河南工作滿2年的日子。上午,在省委常委、秘書長劉春良,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連維良,省委常委、鄭州市代市長吳天君,副省長趙建才等人的陪同下,盧展工先后來到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省傳染病醫院和綠城廣場,了解我省預防救治和咨詢宣傳等情況,看望慰問住院治療的艾滋病人和科研人員、醫護工作者以及省會志愿者。

    【關愛】

    與感染者7次握手現場寫下寄語

    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河南省傳染病醫院)是一所專門收治艾滋病患者的定點醫院。昨天上午9點多,盧展工快步走進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的“愛心之家”。這里專門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高危人群免費進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導以及行為干預。

    見到年輕的防艾志愿者小張,盧展工走上前,親切地與他握手。得知這名23歲的小伙子是一名艾滋病帶菌者,盧展工馬上關切地詢問:“你現在有工作沒有?有收入沒有?”小張回答說,他是來自“中國臺灣關愛之家”的志愿者,一邊治病,一邊參與幫助艾滋病感染者,而且還有“工資”。盧展工書記欣慰地笑了,說:“病毒攜帶者,現身說法,又從事這個事業,很好,有工作,能就業,來,再握握手。”

    得知在“愛心之家”服務的另外兩名志愿者也是艾滋病感染者,其中一名已經發病,盧展工熱情地與他們一一握手,并表示感謝。

    隨后,他又來到艾滋病區病房,一名防艾志愿者正輕輕地抱著一個小女孩在接受治療。小患者今年1歲半了,是一名被父母遺棄的感染者。防艾志愿者今年18歲,與小患者“同命相連”。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盧展工上前一步,伸出右手,對志愿者說:“你也很辛苦啊,一方面自己治療,一方面照顧這個孩子做貢獻。握手握手,感謝感謝。”然后,盧展工彎下腰,笑瞇瞇地握住小患者的手,并將醫院準備的玩具轉送給她,小家伙咧開嘴笑了起來。

    對面的病床上,一名女患者正在輸液。她握住盧書記的手,眼淚差點掉了下來。在了解她的生活情況后,盧展工為她寫下了“要有信心,好好生活”八個字。

    【動員】

    老志愿者和小志愿者傳遞“交接棒”

    沒有停下步伐。與鄭州第六人民醫院醫患人員告別后,盧展工一行來到鄭州綠城廣場。一場主題為“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的宣傳活動正在那里舉行。

    當胸佩紅絲帶的書記來到大家身邊,共青團的一位志愿者“借機”說出自己“小小請求”:希望邀請他加入青年志愿者的團隊。

    “我都這個年紀了,還加入青年志愿者啊。”盧展工幽默地說。

    “我們最大的志愿者還有95歲的呢。”這位志愿者趕忙向書記認真解釋了成為青年志愿者的條件。

    “其實我早在河北時就是志愿者了。”盧展工說,年輕人不光要好好學習,干好本職工作,還要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很多事情大家來做和專門機構去做是不一樣的。

    “比如今天這樣的活動,僅僅靠政府去推動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弘揚一種好的風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很多內容,但很重要的是倡導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和諧互助的關系。”

    收到來自鄭州大學志愿者獻上的“中國青年志愿者”徽章后,盧展工把它轉送給了已有2年多志愿者工作經驗的河南中醫學院大二學生凡杭。

    “雖然天很冷,可是書記的話讓我感到溫暖,也特激動,感覺就像‘交接棒’一樣。”凡杭說,今后再參與志愿者活動時,一定會戴著書記送的牌子,將志愿者的光榮傳統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下去。

    【防控】

    疫情發布需經專家認定

    省疾控中心2樓是艾滋病確證中心實驗室,檢測技術在全國都屬前列,全省碰到的疑難病例檢測,都會送到這里。

    進實驗室前,盧展工率先套上鞋套,并提醒大家,這里要求很嚴格,一般不讓人隨便進來。每到一個檢測室,都詳細詢問各種艾滋病病例指標的檢測過程。

    提到艾滋病病毒的血樣運輸問題,盧展工特別提醒要注意安全。

    “我們每個樣本都有三層塑料硬殼箱子包裝,并且專人專車護送,扎不穿也碰不著。而報廢的醫療垃圾要經過高壓、化學劑消毒,送醫療垃圾處理站焚燒。”HIV確證中心實驗室主任崔為國說,做艾滋病檢驗工作,有兩項重要工作就是確保生物安全和預防職業暴露。

    盧展工對疫情的發布也十分關注。“這些數字不能亂報,必須經過專家的認定。之后,如何防控就是政府的事了,涉及多部門聯控的,應該有聯動發布機制。”

    對此,崔為國匯報說,篩查艾滋病感染者,目前全省各級疾控部門都可以做初篩,此外,全省18省轄市疾控中心,上蔡、尉氏等13個重點縣疾控中心以及省人民醫院、鄭大一附院、省中醫學院一附院、鄭大三附院、鄭州市六院等30多家醫療機構都可以做確證。

    【宣傳】

    要依靠“媒體力量”

    昨日,不管是在省疾控中心,還是鄭州六院及綠城廣場,盧展工多次語重心長地提到,防艾宣傳,要依靠“媒體力量”。

    在省疾控中心2樓艾滋病確證中心實驗室的咨詢室的桌面上擺放了十幾種宣傳資料。盧展工走進房間后,便拿起一本認真看了看。

    “從現在情況來看,還有很多老百姓對此沒有認識,感染者大部分在農村、流動人口當中,所以特別要加強知識的普及。”盧展工指著桌上的宣傳頁說,“艾滋病的宣傳光靠這些是不夠的,你能發多少張資料?能發給多少人?防艾的宣傳要改變形式,比如利用媒體、網絡等。”

    在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談到目前社會上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時,盧展工一再強調要靠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并表示宣傳還要“形成合力”。

    盧展工說,我省這些年來在艾滋病的防和治上都取得了很大進展:可控,目前母嬰傳播已能控制;可治,不少感染者經過治療后,可以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但從目前來看,艾滋病病毒在全球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因此任務還很艱巨,除了在治療上爭取不斷有所突破外,要更好地加大宣傳,讓全社會有個正確的認識。要全社會都參與,要有好的氛圍,并做好這部分人群的就業、收入、生活、社會保障等,堅持四個重在: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統籌、重在為民,形成合力。

    當盧展工抵達綠城廣場的宣傳活動現場時,幾位醫護人員對盧展工“實話實說”:“在這里宣傳沒有以前在火車站的人多,火車站人流量比較大。”

    “我第一次來活動,就在火車站,不過那里人流量大,對車站的秩序有影響,所以就改了。所以這還需要通過媒體對老百姓進行宣傳,將效果放大,讓全社會都能了解這個事情。”提起2009年的“世界艾滋病日”,盧展工記憶猶新。

    在鄭大一附院展位前和即將離去之時,盧展工再次強調防治艾滋病,要多做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對社會的宣傳、媒體的放大,讓人人增強這種意識,全面預防、積極治療、消除歧視。

    新聞背景

    兩年三次探訪

    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院長劉寶琴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見到盧書記是2009年的12月1日。

    到醫院看望艾滋病患者,是盧展工在河南履新的第一天,也是劉寶琴到這所醫院工作的第二天。現場,盧展工對艾滋病救治工作提出了三個“突出”:突出預防、突出救治,突出關愛。

    2010年12月1日,在鄭州市紫荊廣場上的艾滋病大型宣傳活動中,劉寶琴又見到了盧書記。她向書記匯報,這一年醫院做了三件事:一是成立了艾滋病之家,除了治療以外,給病人更多愛心;二是成立了感染性疾控實驗室,這是鄭州市唯一一個感染性疾控實驗室,提高了對艾滋病病人的治療能力,讓艾滋病病人得到全方位的關注;三是擴大了病區,改善了住院條件,提供了更優質的服務。

    昨天上午9點多,盧展工再次“如約而至”。“真的沒想到啊!書記就像和我們訂了約定一樣。第三次見到盧書記,倍感親切。他的到來,讓醫護人員、病人很受鼓舞,更多的是,我們感受到了一種力量和希望。”劉寶琴說。  □統籌王曦輝 記者譚萍 王燦 實習生黨豪杰/文 記者許俊文/圖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