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型工業化 要做好“趕”和“轉”
新十八談”之《新型工業化 主導譜新篇》及何平感言《強工興豫》在本報發表后,不僅在全省工信系統引起強烈反響,也引起了省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關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工業經濟研究所前所長呂政讀完文章后稱,“文風清新、措辭生動、邏輯嚴密、思辨性強。文章提出的發展思路和措施既符合自身實際,又順應經濟規律,為河南工業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找準了路子。”
工業作用定位準確
《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指出,河南要持續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省九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確,走好這條路子,必須充分發揮新型工業化的主導作用。
“應該說,河南對新型工業化的地位和作用認識很到位。”呂政說,當前,河南正處在工業化中前期向中后期加速推進的階段,工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高加工度水平逐步提高,由于離后工業化階段還有一定距離,工業在國民經濟中還將繼續處于主導地位,工業的比重還將進一步提高。充分發揮新型工業化的主導作用,是客觀必然,也是現實需要。
呂政認為,與傳統工業化相比,新型工業化有三個突出特點:其一是以信息化帶動的、科技引領的、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其二是能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業化,其三是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對這些特征的正確認識、準確把握,是發揮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的關鍵。”
“三化”關系認識到位
理清“三化”關系,有利于推動“三化”協調科學發展,還有利于更好地發揮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呂政說,工業化大量吸納農村勞動力,可以有效壯大農村經濟基礎、提高農業收益、擴大農業投資、加速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因此,新型工業化是推動和實現新型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前提。“而工業化與城鎮化則是相容共生的關系,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以城鎮化促進工業化,使之相互影響,發揮倍增效應,必將有助于中原經濟區建設,助力河南實現跨越式發展。”
工業發展思路清晰
呂政對《新型工業化 主導譜新篇》一文中提出,堅持頂層設計,科學操作,下大力氣推進“龍頭帶動、錯位競爭、技改提升、集聚集約”的河南新型工業化發展思路十分贊賞。
他說,河南的發展要肩負兩個任務,一個是“趕”,另一個是“轉”,既要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不重復發達地區走過的老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又要發揮后發優勢,實現趕超式的跨越發展。
“從區域經濟的角度看,河南提出的這個十六字方針既符合自身實際,又順應了經濟規律,契合了集群發展和鏈式發展的思想。”呂政說,我國部分沿海地區形成的有較大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已經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提高產業競爭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方式。這給河南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