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社會熱議“城管與警察發生沖突”一事時,案發地——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卻顯得較為平靜。
11月3日,記者在遂平縣采訪時發現,作為當事雙方,不管是城管部門,還是公安機關,都不愿過多地談及此事。
而當地居民一提及此事,大多搖頭:“舊城區要改造,老百姓嫌拆遷安置不理想,發生糾紛是難免的。”
城管押著民警“理論”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10月27日上午,遂平縣住建局城建監察大隊在舊房改造過程中,與戶主發生沖突,圍觀群眾撥打110報警。民警趕到現場制止時,遭到城管隊員圍攻,一名民警的警服被撕破,并被強行押上城建監察執法車。隨后,20多名城管隊員拉著當事民警來到縣公安局,以“干預城管執法”為由要找公安局長“理論”。
縣公安局刑警隊民警趕到后,才將局勢穩定。
事后,有關媒體報道稱,當事民警叫張卡。3名城管隊員因暴力妨礙公務并毆傷民警,已被刑事拘留。
記者向遂平縣公安局核實相關情況時,有關負責人說:“事情已經過去幾天了。網上也有報道。”
對于此次民警執行公務被阻撓一事,當地公安機關的態度并不明朗。
“公安機關的人、財、物可以說都需要地方來保障,而城管執法推進的是縣里重中之重的工程,有關領導不讓公安機關變相參與舊房改造和拆遷工作就不錯了。現在公安機關介入城管與戶主的沖突,城管心里當然不平衡了,所以要找公安局長‘理論’一下。”當地一位知情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這位知情人說,為不斷提高縣城發展水平,遂平縣專門制定出臺了《遂平縣鼓勵投資者進行城市開發建設經營的若干規定》、《遂平縣舊城改造相關優惠政策》等一系列鼓勵參與城市建設的優惠政策,吸引縣內外有實力的大財團、大開發商參與城市開發和建設,吸納外商資本、民間資本、社會資本等投入城市建設。
“民警出警制止城管隊員與戶主之間的沖突,本是在履行職務,卻被城管隊員拉上城管執法車,找局長‘理論’。這無疑構成了妨礙公務的行為,理當受到相應的處罰。連民警都受到這種對待,可以想象當戶主與城管隊員發生沖突時,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為什么有群眾會撥打110報警?”這位知情人說。
城管為何如此執法
“城管為啥不把警察放在眼里?”記者在采訪中,有居民自問自答說,“舊房改造,城區拆遷,是全縣的大事,誰耽誤誰就要承擔責任。”
記者了解到,遂平縣距離駐馬店市約20公里,近年來推進“駐遂一體化”、融入駐馬店大市區。記者從遂平縣有關部門得到證實,縣里高標準修編了縣城總體規劃和區域詳規,全力推進縣城向南發展,著眼融入大市區。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老城區已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為此,遂平縣按照‘產業支撐集聚區、優化提升老城區、特色經營推進區’的發展思路,根據規劃把老城區改造作為加快城鎮化建設的重點之一,進行全面的舊城區改造。”遂平縣委一名工作人員說。
“要推進這些工作,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如果不能順利實施拆遷,就很難實現預期目標。”遂平縣一名不愿具名的公務員說,“在老百姓維權意識越來越強的情況下,實施拆遷并不容易,縣里在拆遷方面完善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城管執法就顯得非常重要。目前,公安機關嚴禁民警參與征地拆遷等非警務活動,當地政府只有用城管了。”
這名公務員還說,當地政府為了讓群眾了解動遷、配合動遷,堅持陽光操作,公開政府公告、政策法規、補償標準及安置去向,公開動遷工作程序,公開每家每戶的丈量面積、預評估總價、協議安置面積和補償總金額,公開安置小區的戶型、面積及整體規劃,公開動遷指揮部及工作人員的職務、聯系方式、工作制度,公開工作人員紀律和動遷指揮部、縣紀委舉報電話。
“即使這樣,仍有些居民對舊房改造和拆遷工作不理解。城管執法也很難。”這名公務員說。
一名城管隊員說:“在城市建設中,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老百姓,觸及的是各種矛盾,卻很少有人同情我們。即使我們先被打、被罵,一旦發生沖突,輿論上還是說我們不對。說實話,我們也不想與群眾發生沖突,但我們執法不力是要被問責的。”
“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管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各級政府對城管的‘依賴’也越來越明顯。事實上,媒體和社會公眾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指責城管人員素質低下,粗暴執法、野蠻執法,城管的形象被一再丑化、妖魔化,已經到了驚人的程度。”鄭州大學一位學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城管執法機構履行的是國家社會管理職能,面對的是社會大眾,與一些黨政機關主要履行內部管理職能不同,其職權主要是對城市的社會管理,采用的手段多具有強制性和涉權性。實際上,城管絕非天生的惡人,其與被執法對象發生的種種沖突,是一些社會矛盾的集中體現。
這位學者建議,既要加強城管執法隊伍建設,提高他們嚴格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又要妥善處置城市發展與拆遷改造之間容易產生的矛盾和問題。
(來源:"法制日報 ")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