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材好,藥才好!河南十大舉措發展中藥材產業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1-05





      你知道河南中藥材種類有哪些嗎?你知道“十大豫藥”又是啥嗎?河南是中藥材生產大省,如何高質量發展中藥材產業?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加快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中藥材種植規模達到600萬畝,中藥材種植和初加工產值達到600億元、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到3000億元。


      全省中藥材面積、產量、產值連續4年均居全國前三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南省處于南北氣候過渡帶,是“北藥”的南界、“南藥”的北界,因此中藥資源呈現生物多樣性明顯、藥材產地正、種類多、質量佳、品質高、產量大的特點。近年來,全省通過開展中藥材生產示范基地建設和“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基本形成了伏牛山、大別山、太行山、懷藥產區和黃淮海平原五大優勢產區。


      據了解,2021年全省中藥材面積達到550萬畝、產量190萬噸、產值407億元,連續4年均居全國前三。其中,連翹、金銀花產銷量全國第一,艾、夏枯草、西紅花、百蕊草占全國市場80%以上,20多種道地藥材占據市場絕對優勢。


      但隨著全國中藥材產業競相發展,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的短板弱項也暴露出來,如種業專業化水平低、規范化種植水平不高、龍頭帶動能力不強、新功能新業態開發滯后等問題。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發揮河南省中藥材產業優勢,進而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推進中藥材強省建設呢?


      到2035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產量、產值領跑全國


      《意見》圍繞打造4個中心、建設中藥材強省,分階段明確了2025年、2030年及2035年的目標。


      到2025年,全省中藥材生產供應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品牌競爭能力、綠色發展水平、質量效益水平得到明顯提升,中藥材種植規模達到600萬畝,中藥材種植和初加工產值達到600億元、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到3000億元,基本形成與市場競爭相適應的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產業體系,產業核心競爭力全國領先。


      到2030年,力爭全省中藥材種植規模達到700萬畝,中藥材種植和初加工產值達到700億元、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到5000億元,形成更加完善的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產業體系。艾、山藥、地黃、連翹、金銀花、牛至、丹參、夏枯草、杜仲、山茱萸“十大豫藥”種植面積、種植和初加工產值達到全國第一。


      到2035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產量、產值領跑全國,成為全國重要的大宗中藥材生產供應中心、創新研發中心、加工制造中心、物流貿易中心,形成充滿生機活力的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建成中藥材強省。


      從良種繁育、種植、采收、加工制造、倉儲流通等方面,構建環環緊扣的產業格局


      立足河南省地理環境、資源稟賦、文化傳統和產業基礎等因素,《意見》提出,因地制宜定品種、定產地,引導優勢品種向五大道地藥材產區(懷藥道地藥材產區、太行山道地藥材產區、伏牛山道地藥材產區、大別山道地藥材產區)集聚。


      同時,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等主體積極開展珍稀、瀕危、特有中藥材種質資源的調查、收集、保存、選育和繁育等工作,在五大優勢道地藥材產區支持建設5個以上種質資源圃(庫)。《意見》提出,每年鑒定豫產藥材新品種20個、建設省級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20個,并積極爭創國家級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到2025年,中藥材主要品種良種覆蓋率達到70%,2035年達到85%。


      藥材品質如何把控?源頭是關鍵。《意見》提出,在道地藥材產區,支持建設40個省級規范化道地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引領中藥材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發展。促進中藥材種植“進山入林”,到2025年,建成林藥模式重點縣52個,新建林下經濟中藥材示范基地120個。


      區位樞紐優勢如何發揮?《意見》提出,鼓勵鄭州市規劃建設國家級現代化中藥材倉儲物流園和現代化中藥材物流交易中心。完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及現代物流配送系統,推進禹州“華夏藥都”重塑再造。建設南陽市臥龍區、西峽縣、確山縣、永城市、盧氏縣、嵩縣、虞城縣、封丘縣、鄲城縣、商城縣十大現代中藥材特色產地交易中心。


      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超過10億元的中藥產業企業,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獎勵


      培育龍頭企業,河南是認真的!《意見》明確,到2025年,省級以上中藥材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突破50個,其中年營業收入100億元的企業2個、50億元以上的企業5個。對符合制造業“頭雁”企業條件,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超過10億元、20億元、30億元、40億元的中藥產業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200萬元、300萬元、400萬元獎勵。同時,加快培育一批主營業務突出、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企業,努力培育一批中藥“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


      在河南農業大學、鄭州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省農科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龍頭企業設立中藥材專門研究機構,高標準建設產業研究院、重點實驗室、中試基地、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將中藥材育種納入神農種業實驗室建設內容。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意見》聚焦產業發展短板弱項,通過搭建科研創新平臺、引育高端人才、開展全產業鏈科技攻關等措施,加快完善技術創新體系,著力打造一批中藥材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蓄積產業發展動能,提高產品含金量,提升產業競爭力。


      打造一批單品年產值達到10億元、30億元、50億元的“豫藥”大品種


      《意見》提出,聚焦六味地黃丸補益系列、雙黃連抗病毒系列、牛至替代抗生素系列、止痛膏藥系列、丹參活血化瘀系列等優勢產品,加快布局全國、全球市場,著力打造一批單品年產值達到10億元、30億元、50億元的“豫藥”大品種。


      重點培育南陽艾、“四大懷藥”、伏牛山牛至、豫西丹參、濟源冬凌草、大別山蒼術等豫產道地藥材品牌。支持傳統中藥材大縣創建省級以上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支持大宗道地藥材和特色藥材申報中國名牌農產品。同時,以龍頭企業為鏈主、以道地藥材為基礎,加快建設六大中藥材產業鏈。


      實施中藥材產業換道領跑戰略,大力支持中獸藥、飼料添加劑、抗生素替代產品、康養產品、藥妝產品、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天然抗氧化劑及中藥材植物源農藥的創新研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張家祺)


      轉自:河南政府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十三五”期河南投資87億打通內河水運出海通道

      從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獲悉,“十三五”期間,河南將投資87億元,提升內河航運能力,打通經平頂山、南陽、漯河、周口、信陽的出海通道。
      2017-03-21
    • 今年河南省大氣治理力度再加大

      3月16日,在河南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第四次擴大會議上,《河南省2017年加快推進供熱供暖實施方案》等7個實施方案和《河南省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污染考核獎勵暫行辦法》正式下發,
      2017-03-21
    • 河南發展生態和觀光農業促民增收致富

      河南發展生態和觀光農業促民增收致富

      春日里,澠池縣果園鄉李家村的杏花開了。該村是仰韶杏主產地,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通過發展觀光農業、鮮果銷售,農民收入頗豐
      2017-03-21
    • 前兩月河南省工業運行持續向穩

      3月20日,記者從省工信委了解到,今年1至2月份,我省重點工業行業運行總體平穩。五大主導產業持續發力,整體形勢較好;傳統產業運行出現分化;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增長較快,為打好產業轉型發展攻堅戰奠定了較好基礎。
      2017-03-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