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航空港——鄭州航空港“10歲”了 生產總值年均增速超14%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09





    3月7日,記者從“空中絲路樞紐全球”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獲批10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鄭州航空港地區生產總值達1208億元,10年平均增速達14.1%;外貿進出口完成4700億元,占河南全省進出口總額的“半壁江山”。


      10年前的3月7日,國務院批復《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正式成立,成為我國首個、目前唯一由國務院批復設立的國家級航空經濟發展先行區。


      10年間,鄭州航空港按照“建設大樞紐、發展大物流、培育大產業、塑造大都市”總體發展思路,攻堅克難,實現了從“機場小鎮”到“航空新城”的躍升,成為河南高水平開放的核心增長極。


      搭建起河南與世界互聯互通的“空中絲綢之路”。10年來,鄭州航空港初步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進入雙跑道+雙候機樓+多貨站發展新階段,客貨運保障能力分別提升至4000萬人次、110萬噸。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獲評“全球服務實踐案例”,河南-柬埔寨-東盟“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加快推進。


      形成“3+N”產業體系,電子信息產業超過5000億元。“3”即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即以富士康為頭雁的智能終端產業集群,以興港新能源為龍頭的新能源產業集群,以超聚變為核心的服務器產業集群。“N”即生物醫藥、半導體、智能裝備、新型顯示、航空制造及服務、新基建、航空物流、跨境電商等多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截至2022年年底,該區“四上”企業達到600家,完成營業收入7755億元。特別是電子信息產業超過5000億元,成為鄭州“一號產業”,在全省占比80%;相關配套輻射至濟源、鶴壁、焦作、周口、開封等河南大部分城市。


      構建起內陸地區功能最全、效率最高的“1+1+7”開放平臺體系。第一個“1”即鄭州機場一類航空口岸,2022年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52.2萬噸。第二個“1”即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2022年完成進出口總額4700億元,約是2011年封關運行之年的100倍,年均增長51.6%,進出口總額在全國綜合保稅區排第二位,在全省占比55%。“7”即肉類、活牛、水果、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郵件、藥品等7個功能性口岸。(記者 楊凌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駿)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