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牢記我們的任務
省文化廳廳長楊麗萍說,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黨中央站在時代高度,對新時期文化建設提出的新任務和新要求。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六中全會把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當做文化改革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并明確提出:“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要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現代傳播體系,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這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我們必須牢記基本任務,按照六中全會提出的要求,按照《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提出的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戰略,構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人們就近、方便、有選擇地參與文化活動的要求。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建立
近年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突飛猛進,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建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公共文化單位免費開放、農家書屋、舞臺藝術送農民等文化惠民工程實施順利,為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于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省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周獻忠說:“河南省連續3年將農家書屋工程列入十項重點民生工程之一,幾年來累計建設農家書屋33878個,并將于明年基本實現河南省農家書屋在行政村的全覆蓋。”
關于公共文化單位免費開放,河南博物院院長張文軍說:“僅今年上半年,河南博物院就免費接待國內外觀眾103.2萬多人次,舉辦和引進各類展覽14個,讓公眾充分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享受到文化發展的成果。”
關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省群藝館館長姚向東說:“通過多年的實踐,我們充分發揮群藝館在社會文化活動中的公益性、主導性、示范性和多元性功能,強調群眾文化的普及性、廣泛性和參與性,體現人民大眾的審美需求,以滿足不同時代、不同群體、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和基本文化權益。”
省圖書館館長楊揚表示,作為河南唯一一所省級公共圖書館,省圖書館已經成為河南省最主要的圖書收藏中心、社會教育中心和信息加工中心,同時還是河南省最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中心。
提升文化惠民工程
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實現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目標,關鍵在做。
楊麗萍表示,首先要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構筑起覆蓋全省的各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其次是加強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產品;第三要加強文化惠民工程實施,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文化服務;第四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增強公眾文化認同和文化自覺,提升中原文化在海內外的知名度、認同度和影響力。
接受采訪的有關領導和專家表示,在六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我們將總結經驗、查找差距,努力創新公益文化服務活動模式,打造培育公眾服務和社會教育的品牌項目。河南博物院、省圖書館、省美術館、省群藝館等公共文化事業機構,要按照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充分調動人力、物力,利用現代傳播方式,高質量、高速度、高水平地完成各項文化惠民工程,打造群眾文化品牌,開展諸如“春滿中原”、“品味中原”、“公益無限”、“多彩中原”等系列公益文化活動,確保公共文化設施用之于民、服務于民、惠及于民。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