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又填補一項農機裝備國內空白。
近日,國內首臺220馬力履帶拖拉機——東方紅CH2202成功下線,將改變大馬力履帶拖拉機領域完全依靠進口的局面。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進入以機械化為主導的新階段,農業機械是提升綜合生產能力的核心支撐,關乎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大河報·豫視頻科創河南記者了解到,未來河南將結合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構建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創新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基地,推動農機裝備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方向發展。
【產品】
國內首臺220馬力履帶拖拉機下線
大河報·豫視頻科創河南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拖拉機市場不斷向大馬力、先進化、智能化發展,大馬力、動力換擋、無級變速等拖拉機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近日,國內首臺220馬力履帶拖拉機——東方紅CH2202在中國一拖成功下線。它的出現,也將改變大馬力履帶拖拉機領域完全依靠進口的局面。
中國一拖總經理助理趙一榮介紹說,該款產品與以往履帶拖拉機最大不同是行走系統的全新升級。其整機設計新穎,采用全架式非承載車身系統,抗載能力更強;最高車速可達32km/h,擋位分布合理,適用多種作業需求。
同時,采用電比例差速轉向系統,可實現360度原地轉向;整機功能集成一體式控制,均可實現比例可調,為用戶的使用提供了多種選擇。
樣機下線后,將會進行全面的整機特性試驗及田間可靠性試驗。根據介紹,東方紅CH2202履帶拖拉機的成功研制,也標志著中國一拖已完全自主掌握了大馬力履帶拖拉機在行走裝置和底盤運用方面的自主化設計及生產。
【創新】
成功研發國內首臺丘陵山地專業拖拉機
趙一榮向科創河南記者介紹,目前,他們已攻克220馬力動力換擋和320馬力無級變速拖拉機的集成設計試制,動力換擋傳動系實現國產化,動力換擋產品系列化走向市場。無人駕駛拖拉機、純電動及氫能源拖拉機等智能化、新能源裝備技術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其中,國內首臺“東方紅”丘陵山地專業型拖拉機成功研發,被行業權威年鑒《2022年中國農業年鑒》和《2022年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年鑒》雙雙收錄。
兩部年鑒,分別以《填補了國內丘陵山地專業型拖拉機產品空白,中國一拖成功研發國內首臺丘陵山地專業型拖拉機》《中國一拖實現國內丘陵山地專業型拖拉機產品國產化替代,解決我國丘陵山區農機“無好機用”的問題》為題將該產品載入年鑒,這代表了全國農機行業對該產品的高度認可。
科創河南記者了解到,東方紅MH804采用的核心技術主要有折腰扭腰轉向技術、雙向駕駛室技術、四輪制動技術、電液比例輸出技術等,均為自主研發,關鍵零部件的自主化率達到95%,整機成本僅比同功率傳統拖拉機增加了20%~25%,保障了我國對丘陵山區專用拖拉機產品及技術的自主、安全、可控。
目前,東方紅MH804丘陵山區拖拉機已完成了試制與功能性驗證,正在開展最終改進與生產準備,計劃于下半年全面推向市場。
【行業】
中小型農機裝備實現規模化應用
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這也是繼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高農機裝備水平”后,再次對農機工作直接提出要求。
國家為何如此重視農業機械的創新和應用?《2022年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年鑒》指出,農業機械是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提升綜合生產能力的核心支撐,關乎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布《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指出,提高農機裝備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區農機裝備研發制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加強大中型、智能化、復合型農業機械研發應用。
根據《2022年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年鑒》,2021年,我國農業生產進入以機械化為主導的新階段,農作物機械化水平達到72.03%,走出了一條大中小結合、農機農藝融合、裝備與信息融合的特色研發創新之路。
在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前沿及關鍵核心技術方面,我國農業機械制造技術持續迭代成熟,從實驗階段正向中試、產業化階段發展,部分已實現產業應用。
我國中小型農機裝備實現了規模化、產業化的生產及應用,大型高性能裝備進入中試驗證階段,滿足了國內90%以上的市場需求。
【要求】
實現技術及裝備自主可控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部長通道”上說,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將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個方面發力。在高端化方面,重點實施好兩大工程。
一是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我們要突破一批基礎元器件、基礎零部件、基礎軟件、基礎材料和基礎工藝。
二是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要在大飛機、工業母機、深海裝備、醫療裝備、農機裝備等重點領域突破一批標志性的重點產品。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周海燕指出,國際技術及產業競爭加劇,要求農業設備加快向信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實現技術及裝備加快向信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實現技術及裝備自主可控,掌握產業發展主導權,以高水平科技供給保障產業安全。
【規劃】
打造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基地
科創河南記者了解到,目前河南農業機械化發展還面臨著三個方面問題。《河南省“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指出,一是糧食等大宗作物之外的其他產業及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所需機具供給不足。二是農機農藝農田協同配套亟待加強。三是農業機械化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務有待提升,農業機械化社會化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下一步,河南將結合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構建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創新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基地,推動農機裝備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方向發展。
《河南省“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提出,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農機裝備創新體系,支持產學研推用深度融合,協同開展基礎前沿、關鍵共性技術研究,促進種養加、糧經飼全程全面機械化創新發展。
解決農業機械數字化、農機裝備新材料、新工藝等“卡脖子”問題。結合現代農業產業化轉型園、農業對外合作試驗區、科技園、創業園建設,創建一批高端裝備機械化、智能化示范區。
轉自:大河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