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旗渠精神當代傳奇——百姓的福根


    作者:趙鵬    時間:2011-10-18





    新華網河南頻道10月18日電  9月25日,張福根在太行山上和村民一起修路。

    在巍巍太行海拔800米的深山里,有一位72歲的莊稼漢,他憨厚熱情,骨子里透著太行人的大情大性大愛,他就是50多年帶領村民戰天斗地的河南省林州市臨淇鎮白泉村支部書記張福根,村民都親切地稱他為“百姓的福根”。

    白泉村沒有泉,群眾吃水、出山難,曾是太行山里出了名的貧困山村,從福根早年的勵志詩作“蹬破地球闖開天,單手舉起太行山”看得出,這個大山之子有著要改變窮山村的雄心壯志。幾十年來,他帶領村民劈山修路,修通了白泉通往山外的22公里水泥路;深打旱井,52年打了1685眼井;植樹造林,憑借一雙手兩個肩,一把镢頭一張锨,綠化了2萬畝荒山;發展旅游,建了個白泉山莊,開辟景點搞旅游致富。這就是福根的創業四部曲。72歲的福根老人雖然一只眼睛失明,一只眼睛只有0.4的視力,可他干起活來仍然一個頂幾個,每天5點就起床,一點也閑不住。福根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在通往白泉村景區的路上,村民在路面上刻上了“福根路”。沒有福根,哪有這一條條水泥路。

    福根當了幾十年的村支書,但每次選舉鄉親們還選他。村民說,福根活到一百歲,就讓他把支書當到一百歲。

    春節,村民們自發在村委會貼了副對聯:“半生辛勞富白泉,一腔熱血為百姓”,橫批:“不忘福根”。

    新華社記者 趙鵬 攝

    新華網河南頻道10月18日電  9月25日,福根(左)和參加修路的村民一起在一個石磨邊吃午飯。福根不吃桌,總是一碗面。他給群眾承諾:我要拿群眾一分錢就砍了我的手,喝群眾一口酒就割了我的舌頭。

    在巍巍太行海拔800米的深山里,有一位72歲的莊稼漢,他憨厚熱情,骨子里透著太行人的大情大性大愛,他就是50多年帶領村民戰天斗地的河南省林州市臨淇鎮白泉村支部書記張福根,村民都親切地稱他為“百姓的福根”。

    白泉村沒有泉,群眾吃水、出山難,曾是太行山里出了名的貧困山村,從福根早年的勵志詩作“蹬破地球闖開天,單手舉起太行山”看得出,這個大山之子有著要改變窮山村的雄心壯志。幾十年來,他帶領村民劈山修路,修通了白泉通往山外的22公里水泥路;深打旱井,52年打了1685眼井;植樹造林,憑借一雙手兩個肩,一把镢頭一張锨,綠化了2萬畝荒山;發展旅游,建了個白泉山莊,開辟景點搞旅游致富。這就是福根的創業四部曲。72歲的福根老人雖然一只眼睛失明,一只眼睛只有0.4的視力,可他干起活來仍然一個頂幾個,每天5點就起床,一點也閑不住。福根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在通往白泉村景區的路上,村民在路面上刻上了“福根路”。沒有福根,哪有這一條條水泥路。

    福根當了幾十年的村支書,但每次選舉鄉親們還選他。村民說,福根活到一百歲,就讓他把支書當到一百歲。

    春節,村民們自發在村委會貼了副對聯:“半生辛勞富白泉,一腔熱血為百姓”,橫批:“不忘福根”。

    新華社記者 趙鵬 攝

    新華網河南頻道10月18日電  9月25日,張福根在暢談他的創業四部曲——“劈山修路、深打旱井、植樹造林、發展旅游”。

    在巍巍太行海拔800米的深山里,有一位72歲的莊稼漢,他憨厚熱情,骨子里透著太行人的大情大性大愛,他就是50多年帶領村民戰天斗地的河南省林州市臨淇鎮白泉村支部書記張福根,村民都親切地稱他為“百姓的福根”。

    白泉村沒有泉,群眾吃水、出山難,曾是太行山里出了名的貧困山村,從福根早年的勵志詩作“蹬破地球闖開天,單手舉起太行山”看得出,這個大山之子有著要改變窮山村的雄心壯志。幾十年來,他帶領村民劈山修路,修通了白泉通往山外的22公里水泥路;深打旱井,52年打了1685眼井;植樹造林,憑借一雙手兩個肩,一把镢頭一張锨,綠化了2萬畝荒山;發展旅游,建了個白泉山莊,開辟景點搞旅游致富。這就是福根的創業四部曲。72歲的福根老人雖然一只眼睛失明,一只眼睛只有0.4的視力,可他干起活來仍然一個頂幾個,每天5點就起床,一點也閑不住。福根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在通往白泉村景區的路上,村民在路面上刻上了“福根路”。沒有福根,哪有這一條條水泥路。

    福根當了幾十年的村支書,但每次選舉鄉親們還選他。村民說,福根活到一百歲,就讓他把支書當到一百歲。

    春節,村民們自發在村委會貼了副對聯:“半生辛勞富白泉,一腔熱血為百姓”,橫批:“不忘福根”。

    新華社記者 趙鵬 攝


    新華網河南頻道10月18日電  9月25日,張福根在山上推著獨輪車干農活,遠處是福根帶領村民綠化的荒山。

    在巍巍太行海拔800米的深山里,有一位72歲的莊稼漢,他憨厚熱情,骨子里透著太行人的大情大性大愛,他就是50多年帶領村民戰天斗地的河南省林州市臨淇鎮白泉村支部書記張福根,村民都親切地稱他為“百姓的福根”。

    白泉村沒有泉,群眾吃水、出山難,曾是太行山里出了名的貧困山村,從福根早年的勵志詩作“蹬破地球闖開天,單手舉起太行山”看得出,這個大山之子有著要改變窮山村的雄心壯志。幾十年來,他帶領村民劈山修路,修通了白泉通往山外的22公里水泥路;深打旱井,52年打了1685眼井;植樹造林,憑借一雙手兩個肩,一把镢頭一張锨,綠化了2萬畝荒山;發展旅游,建了個白泉山莊,開辟景點搞旅游致富。這就是福根的創業四部曲。72歲的福根老人雖然一只眼睛失明,一只眼睛只有0.4的視力,可他干起活來仍然一個頂幾個,每天5點就起床,一點也閑不住。福根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在通往白泉村景區的路上,村民在路面上刻上了“福根路”。沒有福根,哪有這一條條水泥路。

    福根當了幾十年的村支書,但每次選舉鄉親們還選他。村民說,福根活到一百歲,就讓他把支書當到一百歲。

    春節,村民們自發在村委會貼了副對聯:“半生辛勞富白泉,一腔熱血為百姓”,橫批:“不忘福根”。

    新華社記者 趙鵬 攝

    新華網河南頻道10月18日電  9月26日,張福根站在山上遠眺。白泉山村山川秀美,發展旅游是這位老支書現在最大的夢想。

    在巍巍太行海拔800米的深山里,有一位72歲的莊稼漢,他憨厚熱情,骨子里透著太行人的大情大性大愛,他就是50多年帶領村民戰天斗地的河南省林州市臨淇鎮白泉村支部書記張福根,村民都親切地稱他為“百姓的福根”。

    白泉村沒有泉,群眾吃水、出山難,曾是太行山里出了名的貧困山村,從福根早年的勵志詩作“蹬破地球闖開天,單手舉起太行山”看得出,這個大山之子有著要改變窮山村的雄心壯志。幾十年來,他帶領村民劈山修路,修通了白泉通往山外的22公里水泥路;深打旱井,52年打了1685眼井;植樹造林,憑借一雙手兩個肩,一把镢頭一張锨,綠化了2萬畝荒山;發展旅游,建了個白泉山莊,開辟景點搞旅游致富。這就是福根的創業四部曲。72歲的福根老人雖然一只眼睛失明,一只眼睛只有0.4的視力,可他干起活來仍然一個頂幾個,每天5點就起床,一點也閑不住。福根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在通往白泉村景區的路上,村民在路面上刻上了“福根路”。沒有福根,哪有這一條條水泥路。

    福根當了幾十年的村支書,但每次選舉鄉親們還選他。村民說,福根活到一百歲,就讓他把支書當到一百歲。

    春節,村民們自發在村委會貼了副對聯:“半生辛勞富白泉,一腔熱血為百姓”,橫批:“不忘福根”。

    新華社記者 趙鵬 攝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