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新鄭以項目建設入手推動社會管理創新


    作者:劉雅鳴、劉金輝    時間:2011-10-11





    作為全國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的縣級市,河南新鄭市像抓經濟那樣抓社會管理,加大投入,把社會管理創新分解為人防、技防、基層基礎、大調解等8大類工程、20個重點項目,整合資源、強力推進。

    民生優先貫穿社會管理創新全過程

    在集中供養五保老人的新鄭市和莊鎮敬老院,72歲的孤寡老人連喜照喜歡跟一些老戲迷一起敲敲梆子唱兩句。花園式的院子、兩人一間的公寓、周到的服務,成為他安度晚年的好地方。

    在新鄭市,五保老人的集中供養率達到了90%;全市8萬多名60歲以上老人參加了新型養老保險,參保率達88.9%;6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公交車、體檢。并投資3000多萬元建成了老年人服務中心,專門服務老年人。

    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中,新鄭堅持以改善民生、完善服務為導向,推出了“十個所有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涵蓋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等多個方面。

    從2009年起,新鄭市投資9500萬元對3500眼農用機井進行綜合升級改造,“讓所有井灌區農田基本實現旱澇保收”;新修、改造城鄉公路1000多公里;投資1.4億元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實現了“村村通”干凈衛生的自來水;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實行高中免費教育;實施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免費推薦就業,帶動企業安置3萬名農民工和城鄉富余勞動力。真正讓百姓從社會管理創新中享受到了方便、得到了實惠。

    專解百姓急難險問題的“民生110”

    在新鄭市110服務中心,接警電話不時響起。有居民打電話反映他家附近商場的顯示屏聲音太大,影響了周圍居民生活。接警員迅速將這個電話轉給了“民生110”。同一工作間的“民生接警員”張曉飛接過電話,做記錄,并迅速打給了相關部門要求派人去處理。

    這是新鄭市“民生110”的一個日常工作場面。如今,“民生110”已在新鄭市家喻戶曉,集中解決群眾反映的水電路氣暖等涉及民生的急難險問題。

    除此之外,新鄭通過建立街道(鄉鎮)為民服務中心、社區服務站、農村“六護員”管理制度,實行網格化管理,將政府工作人員下移到基層,既方便群眾,又能充分了解和摸清基層情況,減少和預防基層不穩定因素。

    56歲的退休教師李梅英來到新建路街道辦事處為民服務中心,十多分鐘就辦好了《獨生子女光榮證》。“以前總覺得到政府辦點事很難,部門之間來回跑,還得拉關系找熟人,現在真是方便多了。”李梅英說。

    在亮堂堂的服務中心里,各個辦事柜臺一目了然。民政、社保、醫保、計生等牌子排在一個長長的柜臺上,墻上貼著辦理各種事項的流程說明。

    新華路街道辦事處領秀社區是推行城鄉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服務站與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一體化管理模式的試點。在領秀社區服務站,安全保障、愛心調解、勞動保障、社區救助、計生服務及健康教育等多個工作臺直接面向社區居民進行服務。他們雖然不具有辦證辦手續職能,但是可以提供多方面的咨詢服務。

    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常秀華說,由于流動人口的增多,他們隔一段時間就要到社區里進行信息采集,摸排情況,并統計社區內有多少低保戶、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刑滿釋放人員等信息。

    為維護村級公益事業,新鄭市建立以護村莊、護井渠、護道路、護林木、護電力和護土地為主要任務的“六護員”制度,逐步走出一條村級公益事業“時時有人管、處處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新路子。

    (來源:“新華網河南頻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