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菜是豫菜的一面旗幟。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已形成道地食材、預制菜企業、信陽菜餐館一體化的產業鏈條。
“信陽菜產業進入了成熟發展階段,到了做品牌、起高峰的時候了。”信陽菜工作專班專職副主任代軍介紹,信陽將借力信陽菜、信陽預制菜強勁的發展態勢,著力從消費端發力,以三產帶動二產、拉動一產的發展模式,形成百億產業規模,助力信陽菜產業起高峰。
信陽菜產業已進入成熟發展階段
在“豫菜振興”的大背景下,河南省提出要推動信陽菜產業化、品牌化發展。信陽市也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創建中餐美食地標城市,規劃建設“信陽菜”產業園區,打造“信陽菜”優質食材供應鏈基地,培育全國連鎖“信陽菜”品牌。
“今年4月,信陽市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康養美食地標城市’。‘康養美食’是信陽菜在豫菜振興中走的路子。”代軍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近年來,信陽市圍繞創建中餐美食地標城市的奮斗目標,大力推進名菜、名師、名店、名筵、名街、名城等“六名工程”建設,成功創建“河南傳統餐飲歷史文化名城”“河南茶筵之鄉”。
早在2016年,信陽就出臺了《信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廣“信陽菜”的若干意見》。2022年,信陽出臺了《加快信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對信陽菜產業發展進行了系統安排部署,先后成立了信陽菜專班、信陽菜文化研究和產業發展促進會,加大對信陽菜歷史文化的挖掘和產業發展的研究,明確提出支持預制菜生產和研發。
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信陽菜館在全國各地迅猛發展,遍及全國16省56市,僅鄭州的信陽菜館就達3000多家。
布局預制菜,食材是核心競爭力
在餐飲業不斷壯大的同時,信陽市預制菜產業也在快速成長。據介紹,信陽市聚焦預制菜產業新賽道,目前,全市有多家代表性企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這些企業產品以信陽特色菜肴預制品和特色食材半成品為主,主要銷往省內,同時銷往全國各地,年產值預估在15億元左右。
匠漁客預制菜負責人鄭權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疫情期間,其經營的餐飲門店嘗試做外賣,打開了他通往預制菜的賽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沒有信陽的水,做不出地道的信陽風味。”
固佳食品信陽區域銷售負責人蔣中洲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固佳食品2014年就開始做預制菜。固佳食品的母公司河南三高農牧公司具備食品全產業鏈開發能力,主要從事固始雞、固始鵝和豫南黑豬的選育研究與產業化開發。得益于母公司的原材料產業基礎,固佳食品的預制菜實現了穩定優質食材的原材料供應。
“信陽預制菜的本地食材,是保證信陽菜口感的關鍵。”蔣中洲說,很多鄭州的餐館都到信陽當地尋找食材。當地食材做出的信陽菜口感更好,也是頭部餐館的競爭力之一。
打造大單品,受眾群體不斷擴大
據介紹,在預制菜風口的當下,信陽預制菜產業還存在缺少全國龍頭企業、大單品爆款不突出、企業在產品研發時對本地飲食文化內涵挖掘程度有待提高、冷鏈物流體系待提升等不足。
信陽菜文化研究和產業發展促進會(簡稱“信陽菜促進會”)秘書長劉正國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信陽菜目前缺少旗艦型的餐飲企業,在全國范圍內,沒有形成龍頭帶動效應,未占領更廣闊的消費市場。
劉正國建議,在政府引導的同時,餐飲企業也應該提高精細化管理能力,多向湘菜、川菜學習,尊重市場規律,創新技藝和理念。
這也是目前預制菜企業正在考慮的問題。鄭權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食材是信陽的“魂”,但它也是一把雙刃劍,好食材貴,提升了預制菜的成本。信陽菜的烹飪技法傳統又耗時,比較依賴人工,無法做到像不少預制菜一樣,能夠利用機械化完成烹飪。
蔣中洲提到,信陽預制菜的推廣過程中,遇到了口味不適應的難題。但就像不是所有人都適應川菜的辣一樣,信陽菜的目標人群不一定是所有人,實際上它的受眾群體在不斷擴大。
好記信陽宴經理熊麗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她從事餐飲業的十多年中,見證了信陽菜口味的調整。現在的信陽菜更加注重養生,口味適中,更符合現代人的健康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信陽正在加快推動信陽菜餐飲連鎖品牌“信陽小館”的建設。先期,信陽菜工作專班協調了人社局、金融機構、信陽菜促進會等單位,幫助小館解決用工、貸款、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問題。接下來,要進一步加大選址協調力度,爭取借助快餐連鎖店的業態,將信陽菜、信陽預制菜銷往全國。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