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河南是人口大省,高校畢業生總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解決好人民群眾的就業問題尤為重要。昨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審議了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和《河南省就業促進條例》(以下簡稱“一法一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大河報·豫視頻記者獲悉,當前河南就業工作總體走在全國前列,就業促進工作雖已取得較好成績,但仍面臨重點群體就業任務艱巨等問題。
【數據】
5年來全省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243.07萬人就業形勢整體穩定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何金平介紹,近年來,全省各級各相關部門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就業創業工作的部署要求,認真貫徹執行就業促進“一法一條例”,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機會。全省就業保持“穩”的總趨勢,呈現“進”的好兆頭,就業工作總體走在全國前列。數據顯示:
在推動就業擴容提質方面,河南累計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43.55億元,扶持自主創業43.36萬人,帶動和吸納就業135.77萬人。推動“國字號”孵化平臺建設,全省認定創業孵化基地337家,在孵創業實體2.5萬多家;鼓勵引導各類人員返鄉創業,新增返鄉創業104.2萬人、帶動就業551.75萬人。
【現況】
“就業難”和“招工難”現象并存
報告分析指出,河南就業促進工作雖已取得較好成績,但仍存在重點群體就業任務艱巨,結構性矛盾更為凸顯等困難問題。
一方面,目前我省勞動力特別是新成長勞動力供給仍處于增長期,高校畢業生總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今年我省高校畢業生有87萬人,再加上往屆未就業人員和留學歸國生,就業規模繼續擴大。同時,仍有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需轉移就業。據測算,河南每年需就業城鄉勞動力240萬人左右,就業總量仍將處于持續高壓狀態。另一方面,河南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短缺,同時低技能、大齡勞動者求職難,導致“就業難”和“招工難”現象并存。
此外,報告還指出,河南優質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數量偏少,師資力量、基礎設施、培訓規模、經費保障不足,專業結構和培訓內容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產業布局和勞動者需求,基層職業培訓普遍存在“政府部門熱、培訓群體冷,培訓機構熱、基層企業冷”現象;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以及訂單式、定向式培訓的精度和效果需要提升。
【建議】
盡快啟動《河南省就業促進條例》修訂工作
為進一步抓好就業促進工作,報告提出了多項建議,記者注意到,報告提出,要建立運轉高效的就業促進聯動機制,完善就業創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大統籌協調力度,整合人社、發改、工會、退役軍人事務等部門促進就業創業的有關項目和資金,堅持一體推動、部門聯動、高效協同、形成合力,確保“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各項目標任務落實落地。
報告還提出,《河南省就業促進條例》于2009年頒布實施,面對新時代就業促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條例部分規定已不再適用,亟待修改完善,建議盡快啟動修訂工作。
此外,報告提出,建立完善公共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就業評估機制,優先發展和投資就業帶動能力強、吸納能力強的產業,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推動就業擴容提質。聚焦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重大工程等重點領域,滾動實施一批強基礎、增后勁、利長遠的重大項目,促進就業增長;加強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建設,發揮職業技能培訓的牽引作用,采取“訂單式+新型學徒制”培養模式,提高職業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切實改善結構性就業矛盾和問題。
要積極探索建立新業態從業人員依法依規參與社會保險、失業保險的工作機制,落實有關職業傷害保障等新政策,發揮平臺企業協調勞動關系的主動性,加強行業工會建設。
針對“地攤經濟”、“夜間經濟”等,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積極探索建立科學有效、包容審慎的監管制度,保護和激發創業創新的積極性,促進多渠道靈活就業。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