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高地! 中原農谷大平臺 做強農業“河南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7-02





      2022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中原農谷”建設方案》,拉開了建設國家農業創新高地的序幕。2023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再印發《中原農谷發展規劃(2022—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對中原農谷再進行系統部署。


      超5萬字的《規劃》重點在哪里?又蘊含著哪些新發展與新機遇?大河助農團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與采訪。


      【關鍵詞一】種業


      中原農谷在建立之初,就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當時,對于中原農谷的定位就是:“打好種業創新翻身仗,建設國家農業創新高地”。


      在2022年4月印發的《“中原農谷”建設方案》中,更是明確提出:到2025年,建成國內一流的種業創新平臺,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科技創新能力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神農種業實驗室成為國家實驗室或成為國家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種業產業化實力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再細細查看《規劃》,不難發現其中“種業”的重要性。在“戰略導向”中,《規劃》即明確,堅持以種業振興為核心,把種業創新作為一號工程,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爭創國家重大種業創新平臺,引育一流種業人才,加強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培育更多當家品種,推進育繁推一體創新發展,努力實現種業自立自強、核心種源自主可控,加快建設現代種業強省。


      在“功能定位”中,《規劃》提出,全力打造“四個中心、兩個示范區”。第一個中心,就是“國家種業科技創新中心”。該中心將立足河南、服務全國、面向全球,建設國際一流生物育種技術研發平臺,全力建設神農種業實驗室,打造生物育種創新引領型新高地、種業發展體制機制創新“試驗田”和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種業“航母”集群。


      “中原農谷定位是‘三農’龍頭+種業‘航母’,未來將引領帶動整個河南農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提質提效。”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三農學者楊建國表示,中原農谷是做強農業“河南芯”的全省平臺和抓手,未來河南也將以“中原農谷”建設為重點,打造種業產業航母,加快建設現代種業強省,打造國家級、國際化農業創新高地。


      【關鍵詞二】科技創新


      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關鍵靠改革。細看《規劃》,“科技創新”一詞頻頻出現。


      在設立之初,中原農谷就匯聚了河南全省種業科研力量,包括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六大國家級科研平臺,以及農業部黃淮中部小麥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國家小麥改良中心鄭州分中心等六大部級科研平臺,還有14個省級科研平臺。


      在科技創新方面,《規劃》也立下了發展目標:到2025年,農業技術創新平臺取得標志性進展,在糧食生產、高效綠色種養、智慧農業、農機裝備等領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80家,等等。


      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長張占倉表示,對中原農谷來說,闖與創之間,創更加重要。“現在中原農谷的農業新品研發在國內有影響,但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尚需提升。”張占倉稱,因此,需要在創新方面有更高的定位、更高的要求,要有更多國際知名的農業創新團隊加入。


      【關鍵詞三】農業全產業鏈


      現代農業的競爭,已由產品之間的競爭,轉變為產業鏈之間的競爭。《規劃》中,也對拓展延伸農業全產業鏈做出了系統安排部署。


      《規劃》強調,要以農機裝備、農業服務、生物經濟、種養循環為重點,強化現代農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大力培育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產業鏈加快邁向中高端。


      在楊建國看來,這恰恰體現出中原農谷將成為河南以現代工業思維抓農業的標桿示范。


      “《規劃》對中原農谷的定位中,把鏈式思維作為重點,要求中原農谷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加快從種養環節向農產品加工流通等二、三產業延伸,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等,都體現出了以現代工業思維抓農業。”楊建國稱。


      在他看來,河南以現代工業思維抓農業的重點,應該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體現在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投融建運管”一體化的新解法。


      這種新解法,是用“項目為王”的思維,用經營的理念、平臺的理念、融合的理念,破解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的共性難題,包括資金短缺,投入不足,投入渠道較為單一,社會資本參與度明顯不足;規劃設計不合理,注重硬件設施,忽視軟件措施;后期長效管護措施不完善,管護主體及權責不夠明確,等等。


      其次,應拓展延伸農業全產業鏈新領域,特別是以農機裝備、農業服務、生物經濟、種養循環為重點,強化現代農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大力培育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產業鏈加快邁向中高端。


      再次,應推進食品產業高端化綠色化發展,大力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升級,推動糧食由“食”字號、“原”字號向“健”字號、“藥”字號轉變。


      最后,重點應放在農業產業招商引資上。把產業圖譜+鏈式招商的思維,拓展到全省農業領域招商引資上,推動全省農業產業發展提質升級。


      【關鍵詞四】對外開放


      記者注意到,在《規劃》中,用大篇幅規劃了如何聚力搭建農業對外開放新平臺。《規劃》中提到,要充分借助河南空陸網海“絲綢之路”和自由貿易試驗區、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國家戰略平臺疊加優勢,推動開放載體建設,提升農業對外開放合作水平。


      同時,通過建設河南省農業博物館、河南農業展覽中心,舉辦國際農業合作重大活動的方式,深化農業科技創新交流合作。


      在許多人看來,農業似乎和對外開放關聯不大,其實不然。信陽磚茶登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鄭州速凍食品打開非洲市場,三門峽蘋果出口南美。西峽香菇出口30多個國家,占中國香菇出口總量30%,連續6年全國第一。河南農產品真正實現了“墻內開花,墻外香”,也實現了從“中原糧倉”到“國人廚房”和“世界餐桌”的三級跳。


      “做好農業領域的對外開放和交流,本身就是中原農谷一個重要職能。”河南省農科院研究員田建民告訴記者,中原農谷不僅要引進發達國家的農業技術,也要幫助河南的農業技術、農業品牌以及特色農產品走出去。“通過對外開放持續擴大中原農谷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在全方位開放中積蓄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競爭優勢。”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就河南而言,實現從農業大省到農業強省的轉變,中原農谷是頂格聚焦、頂格推動、頂格發力的“關鍵所在”。讓我們期待,這座從中原“拔”出的谷,為河南農業發展注入最“芯”的活力。


      轉自:大河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