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展工到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調研


    作者:平 萍    時間:2011-09-14





    高度警惕 密切關注

    科學應對 有所作為

    確保民生 確保民安

    近期全省出現的連陰雨天氣對汛情、農情影響怎樣?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盧展工十分關心。9月13日上午,盧展工來到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聽取河南省防汛工作匯報,調研了解全省當前雨情、汛情、農情,并就做好防汛工作作了講話。

    省領導葉冬松、劉春良、劉滿倉,省軍區副政委張守喜參加調研座談。

    盧展工在詳細察看了雨量圖和水情圖后,與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省氣象局、省農業廳、省國土資源廳等部門的負責同志進行座談交流,詳細了解近期河南省雨水、天氣、秋作物生長、地質災害等有關情況。

    盧展工在調研中說,從當前的雨情、汛情、農情看,總體來講有喜有憂。喜,就是這次降雨過程對于補給地下水、水庫蓄水、墑情改善是積極的、有利的,同時也沒有對秋糧生產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憂,就是現在雨情還在繼續,根據氣象部門的介紹,預計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而不是一天兩天。如果雨情持續下去,它的負面影響就會增大。

    根據當前情況和下一步雨情可能繼續的趨勢,盧展工就做好防汛工作提出以下幾點明確要求:

    一要高度警惕、密切關注。這段時間以來,省防汛系統的同志堅守崗位,節假日期間也把工作制度堅持得很好,密切關注雨情發展,相關部門及時會商協商,保持與國家相關部門的溝通,這種做法很好,要繼續堅持。要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密切關注雨情的發展。今后一段還可能會有大到暴雨,盡管是局部的,也可能會造成災害影響。要密切關注可能引發的汛情。注意中小流域的防汛,注意中小水庫的安全,注意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避免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危害和影響。要密切關注農情。現在的雨情對農業生產情況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灌漿問題,如果陰雨天持續,對糧食的質量和秋糧收割、冬小麥播種都會造成很大影響。如果雨期持續過程過長,就會對全省農業生產整體情況帶來很大的困難和災害,這些情況都要密切關注。

    二要科學應對、有所作為。在防汛抗災方面我們已經有一套比較完整的預警、預報、預防體系,要在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措施,更有效地應對雨情汛情災情。當前有許多工作要做,比較突出的是三個方面。一是加強水庫調度。要堅持科學測算、科學調度、科學指揮,利用降水較多的時機,盡可能使水庫多蓄一些水,為保障居民用水和農業用水創造條件,不能因為防范汛情而盲目大量減少水庫蓄水。同時,又決不能因為刻意地多蓄水而影響泄洪、造成安全方面的問題。二是防范地質災害。隨著雨情的持續,今后一段時間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在增大。各地各部門必須增強防范意識,切實做好各種次生災害的防范工作,嚴防次生災害對道路、交通、民居、中小學校等的安全帶來的危害。要注意煤礦、尾礦、庫壩的安全,防范因雨情造成的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別是對近期降雨比較集中的山區,要做好轉移群眾的各種準備,必要時該轉移的就一定要轉移,決不能因怕麻煩或疏忽給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造成危害。三是保障農業生產。當前農業生產不僅僅是要解決排水除澇的問題,還要考慮能否機械化收割、如何搞好小麥播種等問題。要抓緊研究相關措施,盡早做好部署,使墑情保持在比較合適的程度,以利于下一步的收種。

    三要確保民生、確保民安。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確保人民群眾生活,是所有工作都必須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 也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各級各部門和領導干部要切實履行職責,隨時關注可能發生的各種災害,盡最大努力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決不能因為我們的工作不到位而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要隨時關注可能出現的影響人民群眾生活的各種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維護正常的生活秩序,保證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

    盧展工說,從年初抗旱一直到現在,全省防汛抗旱系統各個部門的協調配合是好的,要持續下去;防汛抗旱系統同志們的工作是好的,無論有無災情險情,大家都沒有絲毫的懈怠,節假日也堅守工作崗位,希望你們把這種務實、求實的好作風持續下去,體現在對人民負責上,體現在忠誠履職上。同時,要注意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好的做法、好的經驗,充分發揮體制機制的作用,不斷提升河南省防汛抗旱水平,讓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更加科學、更加有效。

    盧展工最后說,今年以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較好,做好今后幾個月的工作非常關鍵,要努力把包括防汛和農業生產在內的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圓滿完成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

    劉滿倉就貫徹落實好盧展工重要講話精神,做好防災抗災救災工作作了具體安排。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調研座談。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