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項目聚勢 向強而行 周口產業升級進行時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7-14





      盛夏時節,萬物蔥蘢。近日,周口市舉行“三個一批”重大項目建設觀摩活動,記者隨觀摩團走遍全市10個縣(市、區)和周口臨港開發區的項目建設現場。作為傳統農區的周口,隨著一批批重點項目的加速推進,產業正在發生華麗“蝶變”。


      實地觀摩的33個重點項目處處彰顯著“創新味兒”“科技范兒”。在沈丘,智能零部件產業擁抱“高精尖”;在太康,鍋爐產業上演“智造”之變;在淮陽,塑料產業逐步走向高端化……一個個重點項目,匯聚著推動周口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強勁勢能。


      “鏈”上發力建集群


      如果項目建設是做“加法”,那么產業集群化發展則是做“乘法”。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是推動產業集群集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要素。


      作為周口市著力培育的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上海長壽松藥業(項城)制藥生物醫藥原料藥研發生產項目,河南普瑞(擴建)高端原料藥生產項目,項城市醫療科技產業園天德醫通、夢遠醫療高端醫療器械研發生產項目,不同種類、不同應用領域的新產品,展現著生物醫藥產業的蓬勃生機。


      項城市依托樂普藥業、康達制藥、六合堂藥業等龍頭企業,堅持集群發展、鏈式發展,推動企業科技創新與產品創新,生物醫藥產業名片越擦越亮。


      在鹿邑,澄明食品工業園重點打造“十個一”食品工程,成為河南省預制菜產業重點基地之一。偉紅辣椒制品生產線建設項目已建成投產,是鹿邑縣打造鍋圈食匯“五鏈”耦合示范園的關鍵環,可實現辣椒制品的訂單種植、收購、加工一體化,帶動該縣辣椒產業發展。


      據澄明食品工業園負責人介紹,目前他們正在探索打造包含種植養殖基地、產品加工、包材輔材、冷鏈物流、展示中心、創新中心等全要素全鏈條的工業園區,帶動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


      紡織服裝是周口的主導產業之一,已初步形成了集“紡紗—織布—染整—面料—服裝—銷售(電商)”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實現了“一朵棉花進,一套成衣出”。


      此次在商水、扶溝觀摩的項目,多為紡織服裝產業項目。商水縣中棉集團全產業鏈棉儲棉紡產業化生產基地項目可年產高端棉紗7萬噸,扶溝縣東辰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年產8萬噸家紡及服裝面料項目擁有河南省最大的單體印染車間……服裝產業品種日益豐富、品質不斷提升,已呈現規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趨勢。


      “鏈”出新動能,筑牢硬支撐。如今的周口,緊緊圍繞打造三大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十大百億級特色優勢產業,著力做好延鏈、補鏈、強鏈、建鏈文章,深耕產業鏈條,聚力精準招商,加快促進企業集聚、項目集成,不斷釋放產業倍增效應。


      “新”上用力增動能


      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新業態,周口市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越來越有“新”意。


      走進沈丘縣現代科技產業園,“做世界的凱旺”的標語舉目可見。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河南凱旺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著力打造世界品牌。“現代科技產業園一期項目可年產2000萬套電子智能化設備零部件。我們引進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高端機床,定位精度達到0.01毫米。”項目負責人介紹道。


      “優化產業結構,就是要在引進高精尖項目上下功夫。”觀摩團成員紛紛為項目點贊。


      從普通的農用塑料,到工業用的塑料產品,淮陽區塑料產業的轉型升級之路越走越穩,如今已能給塑料薄膜鍍鋅、鍍銅等,躋身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鑫塑新材料CPP膜建設項目主要生產生物降解膜和食用菌栽培袋等產品,其突出的研發和技術優勢,讓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河南省新四方制藥有限公司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始終堅持走創新發展之路。該企業中試基地項目致力于開展中藥經典名方開發、中藥創新藥物及中成藥二次開發、民族藥物開發等科研項目,打造全省最大的中藥產業研發平臺,填補全省中藥產業無中試、無小試實驗平臺的空白,目前已吸引一批頂尖科研團隊入駐。


      加工、焊接、切割、鉆孔……來到太康縣全球共享鍋爐制造產業園,各個生產區域均是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設備。四通鍋爐負責人介紹:“目前,企業在生產工藝上已完成了由傳統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轉變,生產效率比以往提高60%,生產成本下降20%。”通過打造專業園區、實施智能化改造,太康縣鍋爐裝備產業逐步實現由單一化、粗放型到集約化、智能化的提檔升級。


      四通鍋爐把5G和工業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傳統制造領域,打造具有遠程監控、過程質量追溯、供應鏈協同、售后服務等多功能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集生產商、供應商、服務商于一體的復合型企業。


      據周口市工信局局長張穎波介紹,周口市持續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從政策支持、項目調度、企業培育、智能化培訓等方面入手,支持引導企業加快實施智能化、數字化改造,以智能化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在今年4月出爐的河南省智能工廠(車間)評審結果中,周口有17家企業上榜。目前,該市省級智能工廠(車間)已達82個。


      “實”處著力提質效


      每一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項目背后,都體現著周口市干部能力作風建設的具體成效。“從項目建設到投產,政府部門的服務很高效很便捷,給了我們很大信心。”扶溝縣東辰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圍繞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周口市全面推進市縣兩級行政審批流程再造工作,全力打造零接觸、零證明、零障礙的“三零”審批服務模式,全面推進“三個之外無審批”,助力項目建設提質增效。


      去年以來,全市堅持一季一觀摩,獎勵先進、激勵后進,觀摩后定期開展觀摩“回頭看”,聚焦“五個五”工作機制、“五張清單”,推動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項目建設“主戰場”上,各縣(市、區)鉚足干勁、比學趕超。


      抓招商,精準發力。項城市建立縣處級干部月外出招商機制,上半年共外出招商75次,洽談項目86個。今年以來,共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7個,總投資152.9億元。


      優服務,主動作為。扶溝縣緊緊圍繞年度重大項目建設目標任務,創新服務理念,從全縣32個機關單位選派118名業務素質高、協調能力強的服務專員,負責與重點項目“一對一”精準對接,變“企業找政府”為“政府送服務”。淮陽區以“周五企業服務日”為載體,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組織銀行到企業“一對一”上門服務,精準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


      建機制,持續推進。川匯區建立“兩班六組一分包”和重點項目“周交辦”工作機制,強化督查考核,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清單化,全力保障項目建設。太康縣堅持每周召開項目建設推進會,定期召開銀企對接會,保障項目用地、資金、用工等需求。


      項目為王,實干為要。周口市上下正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搶勁頭,用項目建設的實績,重塑傳統農區的“產業圖譜”,再造“臨港城市,開放前沿”新優勢,奮力譜寫周口高質量跨越發展新篇章!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