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是河南傳統的汽車零部件重鎮,這里的南陽淅減汽車減振器有限公司(簡稱“南陽淅減”)、飛龍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飛龍股份”)等企業在汽車零配件領域都是妥妥的行業龍頭。
在中國,每4輛車就有一輛使用南陽飛龍產的水泵,每5輛車就有一輛使用淅減產的減振器……而這些企業已積極布局擁抱新能源,乘上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東風。
老牌企業發揮優勢,擁抱新能源
根據2022年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南陽共有汽車工業企業131家,其中,零部件生產企業108家,專用車生產企業18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5家。2021南陽企業50強中,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共有5家,占上榜企業總數的10%。
1961年,淅川配件廠(南陽淅減的前身)誕生了中國第一只自主研發的減振器。經過60多年的發展,南陽淅減已經發展成為一家以生產汽車懸架系統、汽車球頭和擺臂、汽車齒輪和沖壓件、軌道交通減振器為主的科技型集團公司。其在國內汽車減振器領域的市占率超過18%。
“我們研發的ADS阻尼自適應減振系統已被一汽紅旗、一汽大眾、東風嵐圖、上海汽車、理想汽車、廣汽等企業列為定點配套產品。”南陽淅減發展規劃部經理劉家靖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距離淅川縣1小時車程的南陽西峽縣,同樣是汽車零部件重鎮。這里的飛龍股份在汽車水泵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高達25%,也就是中國每4輛車就有一輛使用飛龍生產的水泵。
早在2010年,飛龍股份就開始和武漢理工大學聯合開展新能源產品的研發。在新能源產品方面,飛龍股份已具備電子水泵和熱管理控制閥等新能源熱管理產品供貨能力,其中電子水泵功率平臺跨13kW至16kW,在同行業中具備明顯優勢。
“理想汽車、蔚來,奇瑞吉利、廣汽埃安等新能源品牌都是我們在提供水泵系統。”飛龍股份相關負責人向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介紹。
后起之秀,目標細分行業第二
南陽除了老牌汽車零部件企業,還有河南通宇新源動力有限公司(簡稱“通宇新源”)這樣的“后起之秀”。
通宇新源的落地,源于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學院于2010年在西峽進行的產學研項目推介。當時,南陽冶金產業鏈龍頭企業河南通宇冶材相中了其中的新能源電驅項目。雙方一拍即合,在西峽和武漢分別成立公司。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通宇新源已經在新能源物流車電驅領域擁有約10%的市占率,行業排名前五。
“我們的核心業務就是研發、生產集成電驅動總成。”通宇新源總經理鐘運平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他們的產品主要面向4個細分市場:物流車輛、工程機械、環衛車輛、小型化車輛。其中,物流車輛是其最大的市場客戶,“上汽通用五菱、東風小康、奇瑞商用車、一汽解放等企業是我們的客戶。目前,我們年產3.3萬臺電驅設備,產值約1億元。此外,我們已經儲備了電驅電控多合一電機及扁線電機等新產品和新技術,將適時推向市場。我們計劃未來5年將市場占有率提升至20%,行業排名提升到第二。”
目標
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初南陽市曾印發《南陽市汽車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到“十四五”末,南陽汽車產業全產業鏈產值要突破600億元。培養(引進)一批行業專家和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成果。力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生產能力在全省前列。
其中,汽車水泵、渦輪增壓器殼體、減振器、排氣歧管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持續保持行業第一,新能源系列產品形成規模,達到40億元。建成在全國范圍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此外,到2035年,規上零部件企業實現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
坐擁優質產業基礎,南陽汽車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如何持續發力?當地相關產業企業負責人建議,南陽的相關機構可以多組織不同領域的南陽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進行橫向交流,共同謀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
“在長三角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其上下游企業基本都在100公里半徑以內。”鐘運平建議南陽聚焦本地優勢汽車零部件領域上下游持續招商,將有助于優化供應鏈、降低物流成本、在南陽形成產業鏈聚集優勢。
河南省汽車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金保表示,“海外新能源市場利潤高,其銷量也在快速攀升。建議南陽當地鼓勵零部件企業出海,獲取更大的海外市場份額。”
轉自:頂端新聞·河南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