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都市圈成功晉級“國家隊”!《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正式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復函,成為全國第10個獲得復函的都市圈規劃。
10月27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鄭州都市圈新聞發布會“官宣”這一好消息,這標志著推動鄭州都市圈建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鄭州都市圈有了“1+1+3+N+X”規劃體系
發布會介紹,《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正式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復函,鄭州都市圈成為全國第10個獲得復函的都市圈規劃。
鄭州都市圈將謀劃構建“主副協同、區域統籌、圈層一體”的區域發展新格局;重點推動落地都市圈交通、產業、公共服務、水利、能源、生態等專項規劃為支撐的“1+1+3+N+X”的都市圈規劃體系。
在鄭州都市圈的“成長”過程中,針對都市圈的地域范圍,有過“1+4”和“1+8”的界定。
而本次發布會上,有了“1+1+3+N+X”都市圈規劃體系的新提法。
對此,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從河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第一個“1”是指以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為統領,第二個“1”指以鄭州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3”指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市域一體化發展、新階段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高質量發展、鄭開同城化發展等重點區域規劃,“N”指以都市圈交通、產業、公共服務、水利、能源、生態等專項規劃為支撐,“X”指都市圈下轄的市域等相關規劃。
那么接下來,哪些城市會進入鄭州都市圈,是否會保持原規劃,沿用“1+8”的“朋友圈”規劃?
此次發布會并沒有給出明確答案。據了解,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復函的區域范圍是什么,是否有變化,目前暫未公布。
鄭州都市圈,最“硬核”的優勢有哪些?
據了解,目前官方公布入圍“國家隊”都市圈的成員分別有: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長株潭都市圈、西安都市圈、重慶都市圈、武漢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沈陽都市圈、鄭州都市圈等十大都市圈。
其中,成都、西安、重慶、武漢、鄭州等都市圈是由國家中心城市引領的都市圈。
入圍“國家隊”的都市圈,各自都有核心優勢和制勝法寶。鄭州都市圈的核心優勢在哪里?
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河南大學教授耿明齋看來,鄭州都市圈的最硬核優勢就是交通區位優勢。
作為近代被火車汽笛聲喚醒的城市,近些年,鄭州都市圈全球最早建成了“米”字形高鐵網,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已進入全球貨運40強行列,空鐵聯運為國內外企業快速配置資源提供非常便利的支撐,還建成了空中、陸上、網上和鐵海(河)聯運的四條“絲綢之路”。
河南省委咨詢組研究員、河南省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長張占倉認為,交通和勞動力資源優勢是鄭州都市圈的核心優勢。他分析道,河南是全國人力資源充沛的地區,對吸引全球人力資源密集型產業非常有利。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河南省高校智庫聯盟理事長、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喻新安,用三個性質來總結鄭州都市圈的優勢:均衡性、通達性、協調性。
均衡性,即鄭州都市圈的城市群具有均衡性,各個城市間差別不大,有效減少中心城市的虹吸效應。
通達性,鄭州都市圈內一小時通達,也同樣受益于“米”字形高鐵,更有利于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流動。
協同性,即主副協同,“主”即鄭州,“副”即都市圈內的其他城市,即各城市發展差別不至于過大,容易協同發展,以上提到的均衡性也有利于協同發展。
“晉級”后鄭州都市圈將在八方面“提速”
鄭州都市圈成功加入“國家隊”朋友圈,如何在尖子生云集的圈子里體現存在感、價值感以及榮耀感?接下來,鄭州都市圈將從以下八大方面構建發展的四梁八柱。
發布會上,河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夏志勝介紹,這八大方面包括統籌推動都市圈規劃體系落地實施、推動都市圈基礎設施同城同網“提速”、推動都市圈科技創新策源協同“提檔”、推動都市圈產業發展分工協作“提質”、推動都市圈對外開放協同共興“提效”、推動都市圈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提優”、推動都市圈公共服務普惠共享“提品”、持續推動都市圈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等八大方面。
具體舉例,在推動都市圈基礎設施同城同網“提速”方面,統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鄭開城際延長線、鄭開同城東部供水、陜電入豫等重大基礎設施工程,推進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內外聯通。
在推動都市圈產業發展分工協作“提質”方面,培育高能級制造業生態圈,共筑現代服務業和消費新高地,積極發展高效綠色農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等。
轉自:河南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