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俺還能領到社區給的分紅”“黨的政策好,俺們的收入節節高”……記者日前來到蘭考縣桐鄉街道王莊社區,群眾說起蓬勃發展的集體經濟,紛紛直言“驚喜”和“想不到”。2022年以來,該社區流轉土地800余畝,大力發展金銀花種植產業,“一村一品”成效明顯。尤其是社區探索出了“盤活——整合——再利用”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通過整合閑置土地,建設標準化廠房1500m2,集體經濟年收益增加19萬元,群眾分紅由2022年的每人50元增長至100元,讓社區群眾親身感受到集體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
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充分發揮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至關重要。凡出一謀、舉一事,必看群眾是不是答應、是不是受益、是不是滿意。開封市充分發揮村集體和村民的主體作用,按照“一事一議”程序進行表決,項目資金使用、項目進度、村集體收入等情況及時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激發群眾參與的內生動力,避免出現“干部干、群眾看”和“等靠要”現象。同時,堅持“集體收入集體受益”原則,通過多種方式,讓廣大村民共享集體經濟發展成果,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集體的“錢袋子”鼓了,帶給社區的提升是方方面面的。社區籌措資金對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提升,全社區自來水入戶率、道路硬化率、路燈亮化率均達到100%,并且實現了大街小巷“天眼”覆蓋。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社區持續營造鄉風文明良好氛圍,常態化表彰“文明家庭”“優秀黨員”等先進模范,建設了“鄉風文明一條街”,將居民公約、文明制度、模范事跡上墻展示,助力群眾文明素養持續提升。
開封市發揮政府和專家庫以及第三方培訓平臺的作用,定期舉辦經營管理培訓課堂,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經營者參與培訓;設立專家咨詢小組,成立工作溝通群,給經營者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分享經驗、學習知識的平臺;要引進和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對市場了解深入的人才加入到管理崗位中,并根據市場需求變化的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和指導。
“要實施有針對性的發展策略。”對于基礎比較薄弱、資源稟賦不足的地區,開封市根據當地特色和市場需要組織生產,集中碎片化的生產要素,發展經營性集體經濟。在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應憑借開封的歷史文化優勢進行融合發展。找準自身定位,打造開封精品農業特色產品,延長產業鏈進行深加工、精加工,將帶有開封標簽的特色品牌打造出來,形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獨特競爭力。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集體經濟發展不好,就會導致黨支部堡壘作用發揮不足,凝聚力匱乏,服務能力不夠強,工作運轉不夠快,導致群眾辦事難、脫貧解困落實難、干群合力凝聚難。只有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做大產業支撐,才能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基礎。
轉自: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