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山大川,許昌卻是網民心中的“寶藏城市”,商超界“6A級景區”胖東來燃爆文旅市場,城市宜居度、居民獲得感等多項指標穩居全省第一位;少資源稟賦,許昌卻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假發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人造金剛石生產基地、全國知名的千億級電力裝備制造業基地;處中原腹地,許昌卻借“一帶一路”打開“筑夢空間”,出口額居全省第二位,中德合作項目數量居全省第一位……
曹魏故都,三國名城;以“古”聞名,以“新”出彩。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魏都、花都、鈞都、中國三國文化之鄉、中國蠟梅文化之鄉等美譽的許昌,高質量建設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試驗區,“顏值”與“氣質”并重、古韻與新風并存,在新時代綻放奪目光華,映射出河南乃至中國改革開放45年的恢宏圖景。
實力在這里體現:改革開放,為許昌經濟插上騰飛之“翼”。1978年,地區生產總值僅8.7億元;1994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百億元大關;2008年,邁入“GDP千億俱樂部”行列;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700億元。今朝許昌,以全省第13位的面積、第12位的人口創造了全省第4位的地區生產總值,綜合實力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活力在這里展示:1978年,許昌建成區面積僅為14.3平方公里,如今擴大到134.41平方公里,城鎮化率在45年間從10.6%躍升至55.18%。今朝許昌,1萬多家工業企業“云端”起舞,400家高新技術企業市場弄潮,民營經濟領跑全省,“河南的溫州”迸發出長盛不衰的強大生命力。
魅力在這里彰顯:許昌從一個缺水城市成為清流環繞的“北方水城”,生態宜居、景色如畫。今朝許昌,三度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等10多個“國”字號城市獎牌紛至沓來。
改革創造歷史,開放贏得未來。許昌城市蝶變的背后,是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齊頭并進,是“經濟發展高質量、城鄉建設高水平、人民群眾高素質”的同頻共振,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智造引領,產業升級。圍繞建設現代制造業強市,許昌以智能制造統領產業轉型,聚焦十大產業集群和16條產業鏈,堅定不移走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華山一條路”,加快構建智能生產、人才支撐等產業發展體系,大力引育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和高層次人才,工業競爭力、城市綜合創新能力排名均居全省第3位,智能電力裝備、節能環保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元,分別入選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第一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共同富裕,美好期“許”。許昌全域獲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是全國11個試驗區中的兩個全域試驗區之一。省委、省政府專門出臺文件,賦予許昌把城鄉融合發展試驗與共同富裕試點結合起來、探索符合河南實際的共同富裕路徑的重大使命。鄭許一體化深入推進,許昌從鄭州都市圈“南大門”變為“核心區”,鄭許市域鐵路即將通車運營,以“川”字形高鐵線、“米”字形高速公路網為支撐的快捷立體交通體系構建完成,鄭許一小時“通勤圈”成形,許昌成為中部現代物流最便捷的地區之一。
開放合作,前景無限。“打開世界地圖找市場”的許昌人,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頭上時裝”等特色產品享譽世界,“許昌速度”有效對接“德國質量”,在開放合作中一次次演繹精彩。許昌擁有全省唯一的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保稅物流中心(B型)規模居全國第一梯隊,中歐(許鄭歐)公鐵聯運國際班列開通運行,河南中德(許昌)國際合作產業園揭牌,出口總量常年保持全省第2位,獲評河南省對外開放先進省轄市。
生態宜居,綠色家園。許昌堅持生態優先、共建共享,把綠色作為發展的底色,“15分鐘健身圈”“15分鐘醫療圈”“15分鐘養老圈”等一個個“民生圈”提升了城市品位,更“圈”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視頻《許昌不慌》的走紅,從一個側面說明了許昌城市的高品位和市民的高素質。這座綠蔭覆蓋、繁花相伴的城市,正從環境優美的生態家園向近悅遠來的生活樂園跨越。
鄉村振興,畫卷舒展。許昌持續推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程、美麗鄉村建設和豐富多彩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激發鄉村活力,扮靚美好家園,在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年度考核中穩居第一方陣,書寫鄉村振興的“許昌答卷”。
45年城市跨越,45載征程壯闊。許昌人將鉚足干勁、拼搏進取,以改革破難題,以開放創優勢,奮力開辟高質量發展新境界,展現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美好許昌圖景!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