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陽市,有艾種植加工企業1551家,全市艾草產業年產值達130億元;在正陽縣,有年產量超53萬噸的“正陽花生”;在西峽縣,有25萬人從事香菇產業,年綜合效益達150億元……近年來,河南地理標志產品快速“成長”。
為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提升地理標志產品價值內涵,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河南省地理標志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劃》),提出六大行動,推動地理標志與特色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傳承和鄉村振興有機融合。
目標丨到2025年,地理標志產品年產值達到100億元
什么是地理標志產品?據了解,地理標志產品指某產品來源于特定地域,該產品的特定品質、聲譽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
“此次,我省將以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為引領,以高水平培育、高質量發展、高標準服務、高效益運用為主線,進一步完善地理標志培育、運用和保護體系,助推‘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建設。”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力爭全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總量達到120件,地理標志商標總量達到130件,地理標志經營主體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覆蓋率達到80%以上,申請創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6個,培育省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試點示范區15個,培育地理標志示范企業200家,中歐地理標志產品互認互保達到15件,地理標志產品年產值達到100億元。
溫縣黃河街道下石井村農民在采收懷菊花
現狀丨河南獲批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16個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第二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河南地理標志“鈞瓷”“洛陽牡丹”入選。自2021年7月國家知識產權局首次啟動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推薦遴選工作,截至目前,河南共有5件地理標志被列入名錄,分別是“信陽毛尖”“汝瓷”“武陟大米”“鈞瓷”“洛陽牡丹”。
記者從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在我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地理標志商標三套地理標志制度體系下,河南獲批農產品地理標志163個,居全國第7位;獲批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16個;獲批地理標志商標113個。
鄉村要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和關鍵。近些年,河南的靈寶蘋果、信陽毛尖、正陽花生、柘城辣椒、鈞瓷、武陟大米、南陽艾、西峽香菇等作為特優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闖出了一番“廣闊天地”。
“之后,我們將以做大做強地理標志產業為主基調,鼓勵、支持和引導地理標志企業健康發展,走出一條‘河南味、時代風、中國范’的地理標志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81家企業正在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2022年產值達47億多元。
行動丨力爭實現地理標志培育縣域全覆蓋
“《行動計劃》從培育、運用、保護、服務、發展、宣傳等6個方面進行部署,保持行動之間的有效銜接,確保地理標志工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充分發揮地理標志企業在穩增長、穩就業、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實現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行動計劃》提出,加強培育,實施“一縣一品(一標)”行動,立足我省特色農產品、傳統手工藝品、道地藥材等資源稟賦,以縣域為基礎,開展潛在地理標志保護資源普查,建立省、市、縣三級潛在地理標志保護資源基礎數據庫和地理標志培育發展名錄。按照科學規劃、加強儲備、梯隊發展、壓茬推進原則,挖掘一批、培育一批、保護一批,支持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和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認定,實現“一縣一品(一標)”。
靈寶市蘇村果農正在果園挑選優質高山富士蘋果,準備銷售。
《行動計劃》也提到要強化保護,實施“地理標志護航”行動,推動我省地理標志立法工作,申請建設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省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試點示范區,強化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印制和使用管理,推動經營主體規范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
“地理標志是一種重要的無形資產,能夠明確標示出產品的原產地。對消費者而言,地理標志是標明產品質量和信譽的標記,能夠有效降低選擇成本和購買風險,對生產者而言,地理標志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可以有效提升市場競爭力、增強獲利能力。通過法律的形式對地理標志進行保護,能杜絕市場上的假貨、次貨、冒牌貨,生產者才能避免損失,而消費者也能享受真正高質量的產品。”鄭州市知識產權協會常務理事、律師陳亞秋說。
針對發展特色產業,我省將實施“地理標志+”行動,《行動計劃》提出,豐富“地理標志+”發展模式,促進地理標志與生態旅游、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等行業、領域融合發展。同時開展地理標志產品天然種質和繁育種質資源技術改造、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在地理標志產業轉化。此外,我省將加快推進以懷藥、艾草、菊花、夏枯草、金銀花等道地藥材為主導的五大中藥材優勢產區建設,推動我省中藥材地理標志產業集聚,并依托中原農谷、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打造核心地理標志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優勢企業。
專家丨加大地理標志的科研經費、融資、基礎設施的投入
“這些年,我省各級政府在推動地理標志高質量發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諸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中原工學院知識產權學院副教授李國慶說,目前我省的一些地方品牌未申請地理標志保護,還存在個別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和銷量沒有明顯提高。同時,出現與地理標志產品相關的生產者和經營者對地理標志的作用并不是很了解,且部分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規模偏小,龍頭企業不多等問題。
李國慶認為,政府應繼續大力推動河南省地理標志發展,通過立法和規范性文件等方式構建河南省地理標志產品標準體系,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管理;引導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龍頭企業,扶持品牌發展;加大對地理標志的科研經費投入、融資投入和基礎設施投入;積極從人力物力和財力上支持協會的工作;與地理標志產品相關的生產者和經營者要提高對地理標志保護工作的認識,樹立品牌意識,從產品質量和包裝各方面完善自己的產品。
河南省將如何通過加強地理標志保護,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李國慶建議,“首先,企業在生產上要嚴把質量關,從提高科技含量和嚴格生產步驟入手,提高產品質量。其次,協會應當對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進行質量監督管理,進而保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質量與信譽。同時,政府應從宏觀上加強對地理標志的管理,如對外通過文化節及論壇等多種方式擴大對河南省地理標志產品的宣傳力度、聯合企業和協會打擊假冒地理標志的違法行為等”。(張家祺)
轉自:河南政府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