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系列第二十三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河南林業系統領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全省森林覆蓋率達25.47%
河南向“綠”而行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生態支撐
發布會上,河南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蔚介紹,全省林業系統充分發揮生態建設主力軍作用,統籌林草濕沙、齊抓建管治效,加快建設生態強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河南,取得了新成效。
打造黃河流域生態建設樣板區,省領導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帶動全省累計綠化沿黃生態廊道11.8萬畝、1194公里,黃河右岸實現綠化貫通,鄭州、開封等5個示范段成為群眾休閑的“網紅打卡地”;修復黃河濕地2.29萬畝;建成沿黃森林鄉村示范村864個,全省國家森林城市達17個,位居全國前列。
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林草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不斷增強,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生態支撐。全省森林覆蓋率25.47%,林地面積6523.95萬畝、草地面積369.13萬畝、全口徑濕地面積1284.55萬畝。
在生態修復方面,今年實施3個國家“雙重”項目、18個省級科學綠化示范項目、14個國家儲備林項目,推廣安陽、正陽、獲嘉等地經驗,全省完成造林197.46萬畝、人工種草7萬畝;新造林中鄉土樹種達72%,混交林達70%;完成森林撫育207.6萬畝,森林質量穩步提升。
培育特色林產品。全省經濟林面積達1667萬畝。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實施林草林菌林藥行動計劃,林下種養殖面積達1692萬畝。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新認定20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總數達85個。培育國家級林業重點龍頭企業20家,省級306家。預計今年林業產值超過2300億元。
在保護治理方面,聚焦“防”,第一總林長和總林長發布以森林防火為主要內容的1號總林長令。突出“護”,加快形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編制全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預案,全省現有自然保護地351個。開展朱鹮、豹等旗艦物種的遷地保護就地保護,全省已知陸生脊椎野生動物656種,近15年新增193種。《河南省公益林管理辦法》正式發布施行,2641萬畝國家級、省級公益林得到有效管護。
以林長制促進“林長治”
河南五級林長10.3萬余名
發布會上,河南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李靈軍在答記者問中介紹,2021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臺《河南省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意見》,開啟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河南持續推動林長制向縱深發展,以林長制促進“林長治”。
全面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體系。省委、省政府19名領導同志擔任省級林長,其中省委書記擔任省第一總林長,省長擔任總林長。各地按照省級模式,全面建立林長體系。目前,全省五級林長10.3萬余名;縣級以上召開總林長會議183次,發布總林長令214個,林長巡林調研1800余次,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579個。
交出科學“增綠”答卷
河南造林任務實現落地上圖入庫全覆蓋
發布會上,河南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蔚在答記者問中介紹,近年來,我省堅持以科學綠化理念為引領,緊抓躋身全國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重要契機,省政府印發《關于科學綠化的實施意見》和《河南省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實施方案》,持續推動國土綠化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推進國土綠化中,堅決扛穩扛牢耕地保護重大政治責任,開展造林空間適宜性評估,建立落地上圖會商機制,全省造林任務實現落地上圖入庫全覆蓋。“十四五”以來,全省適齡公民以不同形式參與義務植樹活動9493萬人次,植樹3.87億株。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2022年開封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河南省的國家森林城市增加到17個,位居全國前列。
編制森林經營中長期規劃、退化林修復規劃,發布全省鄉土樹種、珍貴樹種、高效固碳樹種名錄,推薦109個樹種;目前,全省新造林鄉土樹種達72%,混交林達70%,珍貴樹種達5%。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全省每年完成森林撫育面積200萬畝以上,退化林修復面積30萬畝以上。2022年以來,先后高標準實施森林可持續經營項目10個、退化林修復試點示范項目6個、建設森林經營樣板基地2個,持續優化森林結構,全省森林生態系統功能得到有效提升。
河南已建立5類351處自然保護地
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有效提升
發布會上,河南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一品在答記者問中介紹,河南已基本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類型較為齊全、功能較為完備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5類351處自然保護地,總面積2174.7萬畝。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地107處。寶天曼、雞公山、小秦嶺、連康山、三門峽黃河濕地等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列入“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嵩山、云臺山等4處地質公園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
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地,全省95%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和80%的典型生態系統納入到了自然保護地范圍,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得到有效提升。
積極支持林下經濟、森林康養等產業發展
河南多舉措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發布會上,河南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李靈軍在答記者問中介紹,河南省集體林地5895萬畝,占全省林地面積的90%。各地依托集體林資源,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將油茶、核桃、花椒等許多林特產做成了大產業,一批貧困縣通過發展林業成功實現脫貧。今年9月,中辦、國辦出臺了《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是黨的二十大以來中央出臺的關于林業改革發展的第一個文件,謀劃了新時代新征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新藍圖、新愿景。河南省林業局將結合河南林業實際,圍繞《方案》和全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會議精神,提出的加快推進“三權分置”、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切實加強森林經營等八項主要任務,建立“1+N+X”工作體系,研究制定河南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制定出臺配套政策措施,開展試點示范創建,統籌謀劃統籌布局,將各地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情況納入林長制考核,在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
共同保護綠色家園!
河南嚴密安排部署做好森林火災預防
發布會上,河南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一品在答記者問中介紹,近年來,全省林業系統堅持預防為主,扛穩部門責任,全力構筑森林火災防線。上個防火緊要期,全省發生森林火災起數處于歷史低位,森林受害率遠低于0.9‰的國家控制目標,未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據氣象預測,受厄爾尼諾影響,今冬全省氣溫整體偏高0~1℃,豫西伏牛山林區降雨量較常年偏少,森林火險等級較常年偏高。12月中旬,全省大部出現雨雪天氣,近期森林火險等級明顯降低。但天氣轉晴后,隨著草木逐漸干枯、林下可燃物累積,農事、祭祀、旅游等人為活動增多,森林防火工作將面臨更大壓力。
為做好森林火災預防,省林業局重點抓好這幾個方面工作:嚴密安排高位部署全省森林防火工作;強化警示教育,增強全民防火意識;積極發揮6.1萬多名一線護林員巡林防火作用;推進排查整治,確保隱患“銷號清零”;人防、技防、物防并重確保火情早發現、早處置;快速響應實現“安全、高效”處置。
轉自:正觀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