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發布十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優秀典型案例 為科技成果變現打個“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1-02





      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的“最后一公里”。對企業和科研院所來說,有沒有一些成功的經驗模式可供借鑒?12月26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2023年度河南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典型案例評選工作已經完成,共擇優遴選出“高速數據中心光互連芯片研發與產業化”等10個技術創新及產業化水平高、轉化模式可推廣性強、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優秀典型案例。


      成果轉化是否順利,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科技創新的成敗。“評選這十大案例,就是為了總結各類創新主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高效路徑和典型模式,示范帶動提升我省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科技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處處長程艷告訴記者。


      為此,在典型案例遴選工作中,除了考量案例的成果創新與產業化水平有多大提升、帶來了多少經濟社會效益等“成就值”,還重點評價了案例的成果轉移轉化路徑是否清晰、轉化模式是否凝練、轉化模式是否具有較強可復制推廣性等“能力值”。


      此次發布的年度十大典型案例,申報主體類型包括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及科研院所,產業領域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及新能源,轉化方式包括自我轉化、引進轉化及許可轉化,每個案例均以“圖片+文字”解析形式,生動、凝練地展示了各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模式。


      其中,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中科院半導體所提供技術和人才輸出+仕佳光子進行產品制造及市場化銷售推廣+鶴壁政府及經開區提供政策支持和高效服務”的“仕佳模式”,以強化院地合作促進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目前公司產品已銷往國內外100余家企業,2019年至2022年銷售收入10.6億元,并集聚了一批光通信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有力支撐了鶴壁市“中原光谷”發展戰略。


      河南省力量鉆石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攻克了IC芯片CMP加工“卡脖子”關鍵技術,在此基礎上突出成果轉化時效性,依托高水平研發團隊進行一體化產品開發、工程化及產業化,形成了“技術團隊+成果熟化+自行投資”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模式,項目實施近3年來累計新增銷售額2.18億元,有力推動芯片國產化,提升了我省超硬材料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種研究院聯合育種單位、種子企業、政府部門、農機部門、糧食部門、鄉鎮基層協同發力,構建形成優質小麥“種—糧—貿”一體化發展的成果轉移轉化模式,培育的“鄭麥1860”高產性突出,大幅提升我省乃至黃淮南部小麥生產水平,2019年以來累計增收糧食11.6億斤,增收效益達18.6億元,產出值為投入值的400倍。


      省科技廳副廳長何守法表示,下一步,省科技廳將大力推廣科技成果高效轉移轉化模式,同時持續面向各類創新主體征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功案例,形成典型模式后在全省復制推廣。(記者 尹江勇 通訊員 池彥偉)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