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平臺經濟已成為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抓手。新興的平臺企業集中涌現,傳統企業也正在向平臺企業轉化。中物聯平臺分會調查統計,76%的傳統物流企業有意愿轉型或拓展物流平臺業務。
河南省的平臺經濟發展現狀如何?未來將如何為河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5月15日,河南首屆平臺經濟論壇在鄭州舉行,河南省平臺經濟聯合體成立,同時發布《河南省平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
全國各地專家匯集鄭州高新區,共論平臺經濟發展
新質驅動聚合力,平臺經濟創新局。
5月15日,對于河南平臺經濟發展來說,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開始。
這一天,河南華鼎供應鏈喬遷,河南首屆平臺經濟論壇舉行,河南首次發布《河南省平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華鼎平臺經濟研究中心揭牌,河南省平臺經濟聯合體成立等,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經濟專家、學者以及相關企業負責人共300多人,共同見證了這一系列喜事發生。
大型企業平臺化轉型已成為全球發展趨勢。
據《2022年全球市值100強上市公司排行榜》統計,前十大市值公司中,有7家為平臺型企業。傳統企業也通過平臺化轉型,開拓業務增長點。
近年來,作為新經濟的產物,平臺經濟在創造就業機會、提升效率、便利生活、降本增效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立志在致辭時稱,鄭州市平臺企業約占河南平臺企業總數的70%以上,區域集中優勢明顯。
圍繞“新質驅動聚合力·平臺經濟創新局”主題,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教授、 金融信息工程系創系主任、澳交所(MOX)首席金融工程顧問竇爾翔,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海南省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許啟太,中共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員、兼職教授、博導徐大海,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劉飛,以及北京樸弘資本合伙人楊林斗分別做了干貨分享。
會上,河南省平臺經濟聯合體舉行了成立儀式。聯合體成員企業包括:華鼎冷鏈、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鄭州高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鄭州高新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數字產業創新中心等,市場主體眾多,多數都是知名企業。
《河南省平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為平臺經濟發展指明方向
會上,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河南省數字產業創新中心、北京樸弘投資、華鼎冷鏈等聯合發布了《2024河南平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這也是河南首次發布平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報告稱,我國平臺經濟起步于世紀之交,現已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8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發展平臺經濟”;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我國首次從國家層面對發展平臺經濟做出全方位部署。到了2022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2022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要在電子商務、生活服務、物流、文化旅游、大宗商品等重點領域形成一批行業領先的平臺企業;經過3~5年發展,培育具有競爭力的本省平臺企業100家左右,要使平臺經濟整體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前列。
2023年、2024年,“平臺經濟”連續兩年被寫入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截至目前,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與引導下,省內涌現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數字化服務平臺。全省現有各類商品銷售、生活服務、工業互聯網等平臺企業約260家,排全國第10位、中部地區第2位(僅次于湖南)。
平臺發濟的發展都有哪些痛點,又該如何解決,未來趨勢如何?
在論壇環節,由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上海財經大學500強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健擔任主持人,圍繞上述話題,嘉賓們的發言,干貨滿滿、金句頻出,直讓現場與會者大呼過癮。
當下,中國的平臺經濟已進入轉型升級關鍵期。首屆平臺經濟論壇的成功舉辦,為河南實施優勢再造戰略再添助力,也為河南平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撐和實踐指導,相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河南全省在平臺經濟、樞紐經濟的發展上,必將涌現出更多優秀的企業和創新模式。
河南一大批平臺型企業集中涌現,在樞紐經濟發展中挑大梁
這次論壇現場,河南一大批平臺型企業集中亮相。
其中既有鍋圈食匯、華鼎供應鏈、澄明食品產業園、UU跑腿、哈哈出行、中鋼網、新華社鄭州汽車直播基地這樣的新興平臺企業,也有三全食品、折扣牛、千味央廚這樣的由傳統企業形態向平臺型企業進化的市場主體,大家“相聚”的理由,就是通過生態性聯合,實現共生共榮共享式的大發展。
據了解,河南省平臺經濟聯合體是河南省內外平臺企業之間形成的合作與聯合機制,旨在推動平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這一聯合體涉及多個領域,如電子商務、冷鏈物流、生活服務、文化旅游、大宗商品等,有助于廣大業界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河南省平臺經濟、樞紐經濟的繁榮發展。
平臺經濟的特性之一就是產業鏈上下游的開放性,多種市場主體和多種資源要素接入,平臺提供各種產品和服務,通過數字化基座實現供應鏈驅動產業鏈發展的目的。
以“鍋圈—華鼎—澄明”三位一體的“三二一產”聯動發展為例,鍋圈在推進萬店連鎖的過程中,聯合上游600+家ODM和OEM工廠,其中31家為上市公司;聯合華鼎供應鏈建立了18個現代化中心倉、30多個分倉冷配物流網絡、1000多個冷凍前置倉,輻射全國除港澳臺和青海以外的全部省區、290個地級市、近2000個縣,并通過自主研發的 SAAS系統,已連接食材工廠、連鎖餐飲品牌、經銷商等2500余家,服務餐飲終端門店20萬余家。擁有車輛25000+,日訂單處理量80萬件。與此同時,這個聯合體還通過“產業+資本+土地資源”的循環聯動方式,在生產加工端先后投資了和一肉業、丸來丸去、澄明食品、逮蝦記等10余家大單品生產企業,未來目標是發展到30~50家。
作為本次論壇的主要承辦方,華鼎供應鏈深知加強基礎數字平臺和供應鏈產業生態的重要性,借此次喬遷、亮相的機會,率先在行業內外建立產業大聯盟,展現出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和凝聚力,應者云集。據了解,到達論壇現場表示要加入河南省平臺經濟聯合體的各類客商代表達200多家。
平臺經濟產業的這種指數級裂變現象還發生在一定的地理區域范圍內。這次論壇的主辦單位鄭州市高新區管委會,目前也正在探索平臺企業與產業園區聯合運營模式,加速推進園區數字化改造,豐富技術、數據、平臺、供應鏈等服務供給,推動共享制造平臺在產業集群落地和規模化發展,已發展成為鄭州市乃至河南省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的發展新高地,涌現出了小魔獸、吉客印、酒便利、漢威電子等眾多消費型以及產業型互聯網平臺企業。
這樣的裂變或蛻變,還在河南其他地區和眾多行業接連發生。平臺經濟發展的颶風,在河南、在全國,越刮越猛。
在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平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是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抓手,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和新引擎。數字經濟浪潮席卷之下,一個由技術引領而非資本主導的新經濟形態正悄然崛起。這種經濟形態賦予了那些在傳統經濟領域不具備明顯優勢的國家和地區以新的機遇,使它們有機會成為引領者。
河南正在緊抓這場機遇,在建設樞紐經濟和平臺經濟的大格局中,萬丈高樓平地起。(記者 夏萍 胡俊峰)
轉自:大象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