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持續為民營經濟發展搭臺賦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6-05





    多方發力形成合力 政策舉措落實落細


    河南持續為民營經濟發展搭臺賦能


      5月28日至30日,河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在鄭州召開,會議審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認為,過去幾年,河南省從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有力有效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有關政策舉措落細落實。


      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面,河南省在全國率先推廣減稅降費紅利賬單“一戶式”推送,2023年全省新增涉及民營經濟主體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475.08億元。完善融資支持政策,出臺金融支持民營小微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數十個專項支持政策。同時,強化人才和用工需求保障,授權民營企業開展職稱評審,成立2個高級職稱、21個中級職稱、5個協會性質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實施“豫商豫才”返鄉創業工程,2023年發放穩崗擴崗專項貸款234.07億元,穩定就業崗位37.43萬個。


      對于優化發展環境,河南省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建立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案例歸集與通報制度。健全社會信用激勵約束機制,搭建全省一體化信用平臺體系,實施“信用+審批”服務改革,64萬家企業通過信用承諾在75萬次事項辦理中享受到了“免審即辦”“容缺受理”等便利。提升政務服務企業效能,優化政務辦事流程,目前省本級96%的行政許可事項實現不見面審批。推行“免證可辦”,累計制發電子證照2.7億張、電子印章2.8萬枚,實現175項全省統一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免證可辦”。


      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河南省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2023年全省科技支出463.8億元,同比增長13.3%。全面落實企業創新各項財稅政策,2023年全省17938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累計培育建設95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673家省企業技術中心,其中六成以上是民營企業。建立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接入設備產品883萬臺(套);累計建設智能車間773個,全省上云企業22.4萬家。


      此外,報告提到,下一步,河南省將多方發力、形成合力,持續為民營經濟發展賦能。


      推動民營企業開展“'三化'轉型”。推進數字化發展,培育一批“數字領航”企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增加中小企業上云數量。進行品質化提升,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開展“美豫名品”認定。圍繞綠色化轉型,引導民營企業圍繞“雙碳”目標,開展對標提升活動,加快淘汰落后裝備和工藝。


      優化民營企業發展“三大環境”。市場環境方面,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持續破除影響平等準入的各種壁壘,開展不正當競爭行為專項治理。政務環境方面,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動政務數據整合共享,全面推進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法治環境方面,加快民營經濟相關立法進程,健全司法執法對民營企業的平等保護機制,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幫助民營企業解決“三個難題”。針對“融資難”,河南省將健全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企業體系;針對“用地用工保障難”,推進“標準地+承諾制”聯動改革,加快實現“拿地即開工”;針對“成本高負擔重”,嚴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持續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


      支持民營企業提升“三項能力”。提升創新力,完善科技惠企政策,推動企業研發投入全年增長20%以上。謀劃設立創新聯合體產學研聯合基金,探索實施“編制待遇在高校(院所),工作在企業”的科技副總選派支持模式。謀劃設立天使投資基金,力爭2024年新增科技貸60億元以上。提升競爭力,建立龍頭企業培育機制,力爭每年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提升影響力,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推進貿易收支便利化試點,持續優化退稅服務。(記者 劉建)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