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開發區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率超八成 以改革激發“區”動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7-30





      開發區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是各地改革創新、壯大產業的前沿陣地。


      近日,河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發布2023年度全省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評價結果,對36家先進開發區予以通報表揚,包括先進制造業開發區30家、現代服務業開發區6家。此次考評,我省優化考核指標體系,從側重規模體量向更加注重產業升級、創新驅動、集約節約、綠色發展等高質量發展要求轉變。


      2021年9月以來,河南省各地各部門把“三化三制”改革作為激發開發區活力的關鍵環節,扎實推進開發區整合、改制、擴區、調規,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取得重要成果,已成為全省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


      優化布局


      “一縣一省級開發區”


      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做足“食品+”產業鏈集群大文章,打造知名食品企業集聚區;作為“中國藥谷”建設的主陣地,駐馬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聚集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綠色環保的原料藥研發型企業;濟源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超前謀劃,不斷拉長產業鏈條,實現由原材料基地加速向新材料基地轉型……梳理此次被全省通報表揚的先進開發區名單,每個“上榜者”都特色十足、亮點滿滿。


      開發區作為產業最集中、經濟最活躍的平臺功能區,其產業集中度和經濟活躍度在各地經濟發展中占據著核心地位。近年來,我省持續拓展改革效能,充分激發開發區的動力活力。以國家級和發展基礎較好的省級開發區為主體,全省開發區由288個整合為184個,其中先進制造業開發區166個、現代服務業開發區18個。區域分布上,省轄市中心城區開發區82個,縣(市)開發區102個,實現了“一縣一省級開發區”的布局。


      同時,落實“三區三線”劃定成果,按照規劃產業用地占比不低于60%的原則,全面完成開發區四至邊界劃定。全省開發區規劃建設用地面積3378.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1506.7平方公里,實際可利用空間1871.9平方公里,生產力布局得到優化,發展得到規范,資源配置分散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為長遠發展留足了空間。


      體制重塑


      “管委會+公司”模式運作


      開發區因改革開放而生,改革創新是其最大優勢。


      在鶴壁寶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方面剝離教育、文化、民政、衛生健康等社會管理職能,組建了5個專業化運營團隊,通過政府工程代建、授權經營、股權投資等形式實現國有資產增值;一方面整合內設機構、優化班子結構,協同高效的特點更加凸顯,管理職能體系更科學規范。


      這是我省推進開發區“三化三制”改革的一個縮影。放眼全省,“管委會+公司”運營架構實質化運轉,非跨行政區的開發區社會管理職能基本完成剝離,實現了“瘦身強體”、聚焦主職主業。184個開發區全部完成運營公司組建,開發運營正加快從政府主導開發向政府服務推動、企業市場化運作轉變。


      經濟管理權限“應放盡放”,“一枚印章管審批”“標準地+承諾制”等改革加快落地,開發區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安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近12.5億元的雙碳科創城項目,通過強化調度、每周推進,提前數月實現開工。南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一鏈一專班”,為企業定期舉辦產銷對接會,解決企業要素保障問題,服務產業鏈強鏈壯群。


      在全省開發區,領導班子任期制、員工全員聘任制、績效薪酬制框架全面建立,推行總量控制、浮動管理、以崗定薪、績效考核的薪酬分配。“改革打破了‘鐵飯碗’,一批有干事創業激情、專業性強的干部充實到開發區,獎優促劣的實績導向更加突出,提振了奮勇爭先的精氣神,凝聚了有為才有位的廣泛共識。”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


      發展帶動


      特色產業持續升級


      作為全省唯一的“五星級開發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以產業發展匯聚新動能,深入實施“六大產業培育工程”。2023年,該區汽車產業完成產值1100億元,整車產量、出口量分別占全省的70%、80%;裝備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15.7%,現代物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9%。一項項數據標注著高質量發展之勢。


      緊緊圍繞“7+28+N”產業鏈群,我省因地制宜優化開發區主導產業,強化產業鏈招商和重大項目建設,一批龍頭型項目落地實施,形成了鄭州新能源汽車、平頂山尼龍新材料、新鄉起重裝備等一批特色產業集群,開發區產業鏈式化、集群化發展態勢愈發凸顯。


      靈寶市先進制造業開發區與多位院士以及省科學院合作,對高純砷、高純硒制備等開展技術攻關,落子半導體新材料、超導材料、光電領域等未來產業“先手棋”;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傳感器產業領域集聚了相關企業6027家,擁有眾多氣體傳感器、瓦斯監測、智能水表等細分行業“隱形冠軍”……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省各地強化開發區產業集群與前沿技術、跨界創新、顛覆模式對接鏈接,實施重大核心技術攻關,開發區產業能級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


      目前,全省工業營收超400億元的開發區達到19個、超千億元的達到3個;全省開發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超過六成、營業收入占全省比重超過七成,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八成,對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全力做大做優做強開發區主導產業,推動開發區改革再深化、發展再提質、能級再提升,把開發區打造成為培育壯大產業鏈群的平臺支撐,為全省經濟穩定向好提供強勁引擎。”(記者 宋敏 成利軍)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