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記者從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河南省自然資源廳辦公室關于建立耕地保護工作聯系點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印發,該省將構建下沉鄉鎮、點對點聯系、責任到人、監管到位的耕地保護工作網絡,推動全省自然資源管理“一網兩長”(自然資源網格化、“田長制”“山長制”)制度落實落地落細。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據河南省自然資源廳數據,河南省耕地面積穩定在1.1億畝,劃定永久基本農田9838.05萬畝。近年來,河南多舉措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確保糧食生產安全,此次印發的《通知》正是舉措之一。
《通知》明確,在河南全省選取26個耕地保護任務重、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面積大、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率高、2024年上半年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凈流出量較大、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問題較多的鄉鎮,作為第一批耕地保護工作聯系點,由河南省自然資源廳耕地保護監督處干部、廳屬單位分管領導、省轄市局分管局長分別聯系一個鄉鎮,點對點督促指導鄉鎮全面落實耕地保護責任,確保責任鄉鎮不出現耕地“非農化”“非糧化”重大違法違規問題,耕地保有量不突破,永久基本農田內耕地面積不減少。
《通知》要求,各責任人對責任鄉鎮范圍內的耕地保護、利用和監管負總責,聯系協調執法部門對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開展巡查、檢查,協調推進永久基本農田核實處置整改、耕地占補平衡、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問題整治等重點工作。開展黨政干部耕地保護專題培訓,深入宣講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政策及法律法規,形成全社會重視耕地保護、參與耕地保護的良好氛圍。
《通知》強調,各責任人每月至少一次深入責任鄉鎮現場指導,協調解決有關事宜,督促指導地方限期整改問題,持續推動耕地保護工作落實落地。
下一步,河南省自然資源廳將在全省建立耕地保護層級負責機制,指導各省轄市建立市縣耕地保護工作聯系點制度,進一步探索創新耕地保護“人防”工作機制,省市縣三級合力實現耕地保護監督工作規范化、精細化、長效化。(記者 韓章云)
轉自:中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