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下基礎的關鍵之年,在此關鍵節點,河南作為經濟大省,肩負著“挑大梁”的重要使命。
將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5.5%左右,略高于2024年全國5%的經濟增速,釋放出2025年河南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信心與決心。
以高質量供給創造引領新需求
擴大內需,是應對外部沖擊、穩定經濟運行的有效途徑,也是增強發展主動性的長久之策。
2025年河南加力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是企業發展之需,更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為穩投資、促消費、擴內需注入澎湃動能。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更大力度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更大力度建設文化強省’等要求,為我們以城市旅游為牽引促進消費潛能釋放,將旅游業打造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提供了遵循,增強了信心。”河南省人大代表、洛陽市老城區委書記趙書政說。
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健康、養老、托幼、家政、數字等服務消費,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培育新型消費業態……河南鼓勵各類經營主體提供多元化服務,著力滿足居民多方面的消費需求。
實體經濟發展,金融提供“活水”保障。“我們將努力發揮好金融主力軍作用,全面支持河南產業體系建設。把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放在優先位置,加大對消費的支持力度,精準助力擴大內需,履行好國有大行責任擔當。”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項志紅說。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工作聚焦項目干、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繞項目轉,河南持續在招大引強、招先引新、招特引優項目上下功夫。
在一月份省發改委發布《2025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中,河南2025年省重點項目1037個、總投資約3.1萬億元,力爭年度完成投資1萬億元左右。這些重點項目涵蓋了創新驅動能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發展、綠色低碳轉型、民生社會事業改善等六大領域。
開年伊始,全省各地紛紛出臺一攬子政策,掀起了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開工熱潮,打響地方經濟發展第一炮的同時,為全年經濟穩健增長奠定了基礎。
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新質生產力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河南,創新,已成為全省上下最大的共識,成為河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成為現代化河南建設的主旋律、最強音。
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更大力度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強化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一流創新生態建設。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作為農業大省,河南堅定把種業發展擺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突出位置。河南種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博說,作為河南種業領域科技型領軍企業,將圍繞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加強關鍵技術和重點品種攻關,通過實施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努力打造成為我省種業科技創新主力軍,為農業提質增效、保障糧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2024年,中原石墨烯實驗室發展勢頭強勁,創新氛圍濃厚。截至去年年底,實驗室已與多家省內碳材料知名企業達成初步意向,計劃共同出資設立中原烯碳產業基金,帶動先進碳材料全鏈條成果轉化。“實驗室將全力助推‘中原碳谷’建設,打造獨一無二的河南省先進碳材料產業基地,引領河南省萬億級碳材料產業發展,樹立新質生產力的河南模式標桿。”中原石墨烯實驗室執行主任趙曉東說。
風物長宜放眼量。河南堅持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問題、作決策、抓發展,把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戰略之舉、長遠之策。未來,創新引領河南發展的動能之變、結構之變、質量之變、環境之變將日益彰顯。
集中精力辦好河南自己的事情
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后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把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統一于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
干字當頭、眾志成城。越是面臨復雜局面,越要把握大勢、積極作為,繼續爬坡過坎、越溝邁壑,集中精力辦好河南自己的事情。
民營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到支持小微企業、民營經濟,加快把宏觀政策紅利轉化為微觀主體活力,體現了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進一步堅定了民營經濟發展信心。
2月22日,周六,一場民營企業面對面交流會在許昌召開,胖東來、瑞貝卡、森源等明星企業悉數亮相。
此前的2月2日,乙巳蛇年正月初五,省委、省政府在鄭州與我省部分民營企業家代表餐敘交流。
短短20天內,河南連續召開兩場高規格交流會,傳遞出一以貫之的明確信號——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進一步強化“民營經濟好則河南經濟好,民營經濟強則河南經濟強”的意識,鼓勵支持廣大民營企業家在參與服務“四高四爭先”中干出新成績、作出新貢獻。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省民營經濟主體1081.7萬戶,占全部經營主體的96%。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民營經濟已成為河南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科技創新的強引擎、對外開放的動力源、民生福祉的助推器。
打造更高水平內陸開放高地,更好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2025年河南將高水平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路”,推進鄭州——吉隆坡、鄭州——墨西哥城等“雙樞紐”建設,加快建設中國郵政航空樞紐,高質量建設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推廣“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發展水平和能力。
不久前,河南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成立,河南開放型經濟發展再添新動能。協會成立當天,來自湖南、福建、山東等省的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會長齊聚一堂,共話發展。大家一致認為,在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過程中,各省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加強合作,既可以利用市場規模、政策支持等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也可以應對地方保護主義、區域發展不平衡、制度性成本高等行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實現互利共贏。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2025年,河南將繼續堅定沿著正確方向勇毅前行,積極擔當作為,把握經濟規律,強化結果導向,凝聚強大合力,確保黨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落實見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贏得戰略主動。(記者 胡舒彤)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